跳转到内容

草根VS精英

发布日期: 2023-09-17

在个人发展上,从概率上讲,重要程度是:城市>行业>技能,所以年轻人毕业进入社会,可以先从小公司做起,不要上手就想做大的。

给自己设三年的基础夯实周期,如果能自己做生意哪怕是家小超市或小卖部也行,只要是需要自己全权做主及负责都可以。这样从小做起有很多好处,可以熟悉人性,只要是自己能拿主意的,就意味着需要承担方方面面的风险,各色人等可以看的很清楚,这就可以淬炼与人相交和管理能力;可以熟悉最基本的商业操作,比如工商税务润、支票、银行、渠道、成本、生意链条等;可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形成对未来大有助益的人脉资源,为未来的发展埋下合作的伏笔;你可以熟悉团队运作,可以比较不同的行业发展优劣,形成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锻炼,是大平台里螺丝钉角色的好多倍。

千万不要以为可以通过上课、看书、请教大牛掌握这些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本质的不同,甚至二者还彼此存在鄙视链,在实际经营当然讲究实操性知识,理论性是用于咨询、教师行业,在经营中理论知识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初出茅庐,资源稀少,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力、才智站稳脚跟,在精英汇集、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才能更高效、更快速的淬炼技能。

根据初入社会掌握的资源不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可走,两种路线两种指导方针,思维模式不同导致行为做事不同,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精英路线,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草根路线。

什么样的资源适合自上而下?出身决定了不同的路线,这个出身不仅是一个资源丰厚优渥的家庭,还包括名校资源,因为名校圈子无论是导师还是同学都是可以对人生形成根本性影响的巨大宝藏。

这就是为什么说家庭是上一代的事,我们无法选择,但名校却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尤其是中国的高考制度唯分数论是最公平的形式(现在很多领域、企业有高校直招正在打破这种公平,还有各式各样的商学院),即便自己不是名校出身也可以为下一代铺就通往名校之路。权后代、富后代适合自上而下,那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学霸,出身,本科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甚至世界名校,如牛津哈佛耶鲁等,本科不是名校,也可以通过努力在硕博挤进名校圈,不过顶级阶层对各省中小学名校、全球知名大学都如数家珍,他们确实只看本科。总之,手里有资源的适合走自上而下的精英路线,先影响少数人,进而影响大众。

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基于现实的各种原因,父母一代积累不足,我们自己见识有限,再加上少不更事,在该学习的阶段好逸贪玩、荒废青春,这种情况就适合走自下而上的草根路线,说白了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尽可能多的进入高密度、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在社会中实践,尽早观察社会,然后一步步行动、拿出作品来积累资本。

这两种路线会在某一阶段自然结合,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出头的草根会慢慢学习精英的思维逻辑、行为举止,精英也在学习草根如何接地气,但最忌没有积累就盲目学习,尤其是草根输不起,最忌“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怕苦怕累,这样只会耽误时光,在稍有积累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仿效精英行径,通常表现为虚荣张扬,这些都是极容易导致失败的弊病,所以在合适的阶段做适合自己的事才有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