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练脑

发布日期: 2023-09-15

在梦工坊举办的时候,就有很多学生问过我每天的作息和工作强度,之后也陆续有不少问及如何记录、如何读书等等,这其实算是比较切己的问题,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仿效的人,当然越刨根儿越细致越有可执行性。

今天就罗列一下我个人比较典型的一天,其实非常枯燥。

10.30-5.00睡觉,因为长年冥想,我的睡眠质量不是一般的高,沾枕即眠,到点自然醒转,且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能入睡,高强度工作间隙只需要冥想5-10分钟就能快速恢复精神。

起床后是雷打不动的日课,站桩、冥想、瑜伽、诵经,共计至少90分钟。

每天工作的时间其实不太多,系统构建完成后,每天平均两到三个小时搜证数据、处理琐务,与各合作方沟通。

大量的时间都花在阅读学习上,平均每天读论文至少两篇,然后读书,共计约5小时。论文是高质量信息的主要摄入方式,严肃书籍基本上是纯纯的嗜好,是非常享受的过程。

得知自己即将开始攻读博士开始,学习时间陡然增加,从八月以来,每天需要读两篇中文论文、两天读一篇英文论文,每天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为博士论文做准备。

我本就是以学习为乐的,这些年一直在读书壮游见高人,每年固定在学习上的花销从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一路上涨,最近两年索性开始赞助学术和智库,跟随专家学者深度学习,还定时举办闭门会,邀请各领域老友相聚深度探讨,可以说能有一点点小小的成绩,以学习为乐的宗旨是核心。

那为什么在四十不惑的时候又要返回校园读书?为什么要折腾自己呢?为什么要自讨苦吃、接受学术的捶打呢?

我很喜欢“攻读”这两字,要有“攻伐之气”,只有系统性的学术训练、被学术共同体认可的标准,才是对大脑最有效的淬炼。

世俗身份和成绩都不重要,我的核心永远是修行人,只有让大脑不断进阶才是唯一重要的,前半生实战远远多于理论,后半生开始就要实战反哺学术,思想才是值得攀登的高峰。

说回到“导师”,我还是那句“身教胜于言教”,不管是为人父、亦或是为人师,不管是家规还是教弟子,不管是写作还是言语,都是一条:我自己做到了。

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活成榜样、活成亮光,就是最好的“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