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乐,主观体验而已
发布日期: 2023-07-11
人生最平常的滋味儿就是苦和乐。
但到底什么是苦、什么是乐?
恐怕也没几个人能说清楚,属于那种一说出来不需要解释、人人都心知肚明,却没法给出准确定义的体验,但越是人人心知的东西说出来就越是各式各样。
人们对苦乐的感受和选择也不尽相同,在这些不同中,你可以看到那一个个活着的自我,一段段不同的故事。
苦和乐有物质生活上的,也有精神感受上的。从物质生活来讲,我们80后这一代可以说是新旧两个时代的体验者。我自己是早产儿,出生的时候仅有不到4斤,差点没活过来,没奶水吃,是喝小米粥长大的,记忆当中的饮食长年只有小米、面食和土豆,逢年过节才能畅快点吃肉,成长过程中生活越来越好,总体是向上的。
我小的时候家乡特别冷,冬天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上小学时是一个大教室需要烧火炉,需要班上的同学轮值每天早晨去生火炉,也就是说轮值的同学需要带家长,在寒冬腊月五六点就起来赶在其他同学来之前把教室弄暖,那个时候的冬天真叫个冷,浑身上下武装到只剩个眼睛,但那个时候不仅不觉得苦,轮值的时候还觉得挺高兴,后来渐渐地有了暖气也没觉得多开心,可见什么是苦,什么是不苦,也很主观的体验。
跟我同龄长大的孩子都有室外露天厕所的经历,即便现在在乡下,还是那种露天的厕所。三伏天在蒸热的气味和蜂拥的苍蝇中闭眼屏息,三九天在刺骨的寒风晾着屁股咬牙忍耐,相反第一次使用现在的室内冲水马桶还非常不适应,觉得坐着而不是蹲着怎么能解决呢?可见苦乐总是相对而称、相伴而生的,肉体的苦乐往往受精神苦乐的左右。
如果在精神上觉得有乐趣、有信心、有希望,人们对生活劳作之苦的承受力,通常是可以翻倍增加的,甚至可以大到难以想象。
但是当人对一件事失去了兴趣和希望,即使它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待遇不断提高,也是越干越觉得苦,越干越觉得累,这也是当下主要的问题,以前物质条件一般,但生活是向上的,大家都满怀希望充满干劲,如今物质是丰裕的,人们却是迷茫和焦虑的。
放眼望去,现实中有多少人是在浑浑噩噩的打一份工、却把自己搞的了无生趣、痛苦不堪,所以世界上最大的苦、苦中之苦不是物质条件的贫困,而是心里的失落和困惑、是精神上的压抑和空虚。
在我的理解中,“苦”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一种体验,“乐”则恰恰相反,是承受者超过了本身需要的那种感受,所以苦和乐的界限在于我们自身,看你对自己生活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是什么,由此决定你所能承受和取舍的是什么。
我们总说志向高远,这不是鸡汤,而是很现实的心态调整方法,人需要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不断见识到更高更美更辽阔的风景,才能真正明白“苦”的意义和“乐”的真谛。
就拿当今社会做学问来说,做学问最大的“苦”是日复一日笔耕不缀,敲字写论文,查阅资料的枯燥和劳累,特别是当自己钻进一个科研迷宫进退不得、走投无路的时候,那种经常性的精神折磨,无穷无尽的苦就不可言喻了,而那些真正可以沉心静气做学问的大家就是因为有两条:一是热爱,二是责任,能让这些人在苦的地方尝到乐。
事实上,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如今的商业时代,我们都在谈创业,动辄谈判融资,好像是很风光的事情,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有的是细碎的琐务,工商、税务、财务、人事,都需要创业者们操心,不管有没有追随者,都需要一个人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去忍耐、去煎熬,商场如战场,有的是过山车般的起伏,当从这地狱般的日子里熬习惯了,熬从容了,才能摘得硕果,享受到“乐”的甜美,“苦”是常态,“乐”是终点,苦就是为了乐。
在求索、历练中享受攀登超越和自我突破的乐趣,精神境界本无涯,又时时云遮雾罩,想要在人生汪洋中驶向彼岸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背着重负看不到前路的艰难处境,这种精神压力不亚于泰山压顶,这么大的压力有时会让人觉得山穷水尽,可是只要你心里明白追求的是什么,就能坚持下来,最后挣脱狭隘眼界和心理偏见的束缚,终于豁然开朗找到出路,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就会为自己付出的一切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