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欲望

发布日期: 2023-07-10

我的成长经历并不是寻常的中国学生之路,在学校里因为纪律不好、早恋、翘课、打架、贩卖光盘,小学、初中、高中,在小县城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所有人读书都去唯一的小学、初中、高中,一代一代,我跟父母是校友,我的老师是父母的同学,现在想来,如果不是从小就历练的社会经验,可能也会以为当好学生上好学校是唯一的出路吧?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知根深蒂固,登科及第、进入体制是我那家乡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氛围环境就是这样,人们压根就不会有其他方面的想法,我们那的买卖人都是读不下去书才干的,就是有再多钱也并不以自己的行当为荣,到了自己的子女还是要让他们好好读书会,自然也就不会有诸如商业理念,我自己其实也是读书不行的无奈,而自小跟在大和尚旁边,虽然啥类型的人都见过、其中相当数量的巨富,在八、九十年代就捐庙、修路、塑金身,但他们是以大和尚接受自己的捐赠为荣的,其他所有信徒在大和尚面前都是平等谦卑的,所以我在旁边看着大家都一样。

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读书登第做官是攀爬社会金字塔的唯一路径。

以那会儿的视角来看,我这样高考的失败者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想必是没什么前途的,我后来出国留学除了爱折腾的性子外,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为自己读书不成找一个体面点的安慰,“惟有读书高”,这种成为中国社会普遍认知的想法正是无数年鞭策我们每一个人时刻不敢松懈的原因,而教室前方的口号”备战高考、决定未来“也为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平添一些悲壮的意味。

名校和普通高校无法逾越的鸿沟就在于师资力量和同侪压力,名校汇聚各领域的大家作为导师,周遭同学也是全国精英,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便是正常毕业也不会差太多;而普通高校就不一样了,同学鱼龙混杂,管理也不甚严格,积极向上的环境全靠运气,而荒废时光却是最普遍的状态,如此四年后,人生第一次明显的差距就此拉开。

毕业以后,家境好的开始历练慢慢接手家族生意,名校毕业的可以相对轻松找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进入金融领域的开始了虽然极辛苦却又成长极快的修炼,那些三本毕业的感慨一毕业即失业,最后去某个不知名的公司领一个月三五千的薪水,如此三到五年后遇到了人生第一个大的关口,迈过去的实现飞跃,可很大一部分人却选择退缩。

一些本来很优秀、也进入好的领域打拼,但在最终受不了高压高强的节奏,最终选择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与之相对的,一些教育背景一般,但特别爱折腾的同学,创业、咬牙打拼,运气好的已经小有所成,运气不好的还在不停折腾中;即便是家境好的,经营失败的比比皆是;而一些家境很普通的,却借助网络的力量有了风生水起的事业,比方说直播、公号等。

成功与失败,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因素,出身、才学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必备条件,那到底是什么?让人生有截然不同的走向。

是个体内心的欲望。

你到底想要什么?有多想要?

这就是欲望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空想,最终决定人生走向的,一定是你最原始的欲望,然后才是与之匹配的能力。

只有欲望产生的热爱和激情才能有持续的动力,才能在最艰难、前方一片黑暗的时候从不会想着放弃、咬牙坚持并迎来曙光。

作为凡人我们确实都需要金钱,金钱也是欲望之一,然而做一件事靠金钱驱动可以做到及格,重赏之下可以做到70%、80%,但做到极致绝对不是仅凭金钱驱动得了的,所有领域的翘楚,任何行业的宗师都是靠最深沉的热爱才能攀上巅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欲望”成了不那么正向的词,我之前也曾讲过我自己天生欲望强烈的事,能吃能睡能干,只不过换了个高阶的词:生命力。

很多人尤其是许多积极上进的年轻人也想着要成长,到处学习,到处参加成长型社群,也学到了很多道理,但却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欲望是什么?

别人的追求就一定是自己的吗?

所以在行动之前,一定要先认清自己最深层的欲望到底是什么,这是源头。

唯有欲望可以破染缸而出,幻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