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慢教育

发布日期: 2023-07-08

教育是一个孕育顶级人物的领域,我身边不少亿万富豪是教师出身;新东方集中走出来很多耳熟能详的领域精英,现在的董宇辉,还有古典、李笑来,罗永浩,徐小平,当然还有俞敏洪老师,不过古往今来最牛逼的是一个师范毕业、后来在北大当过一段时间助教的文科生。

我们都知道马云是老师出身,他还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退休后还想当回老师,事实上,他在2015年3月创办了聚集商界精英的湖畔大学,他自己号称要做300年的大学,如果没有外力限制,精英会投资属于自己的私校,资源整合、为下一代建立同侪圈,进而代代反哺私校,最终阶层形成,如今的世界名校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种,所以不管马云的初心如何,客观上都有如此的效果;不仅如此,2015年9月,马云启动了乡村教师计划,说希望做乡村教师代言人,这是仿效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一批先生,深入民间、推行平民教育啊;再加上马云喜欢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综合起来,他走的就是典型的立功、立言、立德的传统完人之路,只不过,在20年因为疫情大放水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唯有我国,有外力强行介入。

保护好奇心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所在,好奇代表着探索的欲望,也是前进的动力,可以说就是好奇心驱动人类文明。

如果教育缺失了对好奇心的爱护、培养,相当于关闭了心灵的门,失去了学习的热情,相当于停滞不前,永远赶不上世界更迭的速度,这也是我反复强调:强悍的学习能力是恒久的竞争优势,而可以恒久的关窍就在好奇心上。

世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不管什么原因脱离世界的人将会被无情的抛弃,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协作,长板理论成为当代乃至未来的主流,而在科技大潮的冲刷下,不同于机器、智能、立足于人性的软实力才是我们需要仔细筹谋、用心培养的技能。

不妨问下自己,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和闭眼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大多人都是智能手机,科技把生活碎片化,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信息的接收方式,碎片化的生活,可以让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管多细微、多冷门都会被充分满足,游戏、视频、社群、社交软件,信息像汪洋一样吞噬我们的每一秒钟,我们生活上的满足以最高效的方式达成,各式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绞尽脑汁的满足人类的一切欲望,甚至是在人为的制造欲望,可以说商业的发展也是人类欲望的发掘。

现在的人们已经越来越难得有整段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地读一本大部头,或是每天坚持练字,练瑜伽,静坐冥想等缓慢的活动,人们失去了耐心,也越来越不愿意等待,习惯了即时满足的现代人类已经再也难以享受沉静的时光,和欣赏苦熬浸润出来的美感,所以书法、茶道之类以前代表美的东西正在逐渐式微。

而这些,却是修心必不可少的营养,在知识可以储存在搜索引擎的科技时代,修心才是真正的教育。

你能慢下来吗?

机器智能不具备的情感,促使世界发展的创造性,人类赖以成为万物灵长的文化,才是我们在科技大潮冲击下可以保有最后尊严的依仗。

我们经常讨论社会出现道德滑坡和道德危机,因为随处可见的信仰缺失、唯利是图、以及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违法事件,我们太容易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也太容易被一些负面信息激起恐慌、愤怒、抱怨等情绪,事实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我们不是道德沦丧,而是正在经历由物质转向精神的道德转型过程。

在科技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全新的、以前没有过的东西出现并被大众所接受、得到长足发展,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变化就是包容和多元化,我们的社会不再是只有一个意识形态,也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更不是只有一种道德规范来知道我们的言行,正如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风雨动荡,却也涌现出了最为灿烂的思想和文化。

开始考虑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是更高级的通行语言;教育,也将是消费升级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