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
发布日期: 2023-07-04
人类进化至今之所以可以位居万物灵长,就是因为在更大规模协作的过程中进化出我们现在这个复杂的大脑,知识可以积累,真正的得到时间复利的加持。
科技的迭代可以将地球上80亿人口连在一起,而如今正在演化的趋势是万物互联。
人类把其他物种远远甩在身后的标准是文字的诞生,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但反过来,文字也造成了人类认知的边界。
正所谓“仓颉造字,天雨粟,鬼神哭”,正是有了文字,人类才能以某种理念或是风俗或是信仰聚拢在一起,并不断发展扩大,最终形成文明。而宗教、意识形态、政治正确等可以拢聚人心的理念本就是为各自信徒赋予自身独一无二的生存意义,所以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执其实毫无意义,都是意识形态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徒人为塑造出来的对抗,开放、包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都是正在试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对错与否并不重要,而且对错本身也是模糊的概念,关键要在特定的阶段选择最合适的思想作为心灵武器。
某个阶段某个思想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背后一定是与代表利益的政体、资本相结合才能持续不衰,就像教皇与罗马权力达成共识,共同进退,说到底是利益最大化的共赢合作,政治献金是这样,政治腐败也是一样,都是一个“利”字。
过去二十年就已经是全球化时代,尤其是近几年科技的发达,让人们有了更多条件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现如今资本和人才(注意仅仅是人才)的流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的属性就是嗜血,天然追逐扩张,这就迫使决策者不管表面上如何,一定是要以利润为第一目的,缩减成本的需求就迫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往选择劳动力最便宜的地方,欧美发达国家过去很多企业就是这么干的,而我国也凭着大量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崛起的资本,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有了如今棋手的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自由”、“民主”、“开放”和”包容”就是符合经济利益的、可迎合人性欲望的口号,自由对个人是最大的诱惑,对资本来说是畅通无阻的先决条件,自由市场、自由金融都是为了资本逐利提供便利的;开放包容是符合经济学逻辑的,只有充分交换,才能创造更大价值,但,却是基本符合丛林法则,强者愈强,大量的普通民众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分配资源,有的失去工作,有的倾家荡产,有的跌落尘埃。
我们看到全球化和自由开放的普世价值之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日渐增大,我国也有贫富拉大、阶层固化的趋势(这是2021年以来“共同富裕”的背景),这可以说是自由竞争的必然趋势,那些本着与世无争的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资源的分配就是竞争,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被一小撮爱折腾、执着(热衷竞争)的人改变的,平等还是公平?
私人角度来看,我是赞同公平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就该被淘汰,这是天道不仁的铁律。但贫富差距加大确实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我不知道,如今我们国家正在探索方案。
屁股决定脑袋,什么样的既得利益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意识、说辞,我是自由经济和政策经济的的受益者,自然会拥戴公平竞争和中国政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综合国力上升蕴含无数机会、且相对公平的国度,至于再过十年会是何种场景,又会是何种价值观,要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阶层。
都说政治黑暗肮胀,其实不过是既得利益斗争正酣,不同意识间达到的平衡,没有高尚或是低劣,没有道德或是卑污,只是人性在政界小范围酣畅的体现,如此而已。
全球化时代,有的是尽展才华的舞台,争论意识形态并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是一场汇聚更多人的共同价值,这是“共愿”,你有你的政治正确,我有我的意识形态,大到中国最后会走到何种程度,是承载亿万人民共同意愿的结果,小到个人成就能达到何种境界,说到底,只有惨烈竞争后的胜利者才有资格说话。
所以,守好好自己的利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