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境界
发布日期: 2023-06-16
人需要把自己放到高质量高密度的信息源中,这样大脑才会更高效的构建成磅礴认知。
以进化为最大乐趣的人会主动置身于竞争激烈的圈子,巨大的压力只会让他们更兴奋。
宇宙中一定存在某种运行法则,就是人所能追求的至高境界,超脱人类语言文字所能定义的范畴,就像老子“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佛家的证菩提,儒家的成圣贤,都是对最高境界的殊途同归。
不同的修行之路,相同的人生顶峰,每晋一阶便是一重新的天地,而成长,便是在历练中攀爬,在新天地中欣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若是能拥有俯瞰视角,则世事尽如只掌,脉络清晰,自然进退有度,要有这种举重若轻的境界,必先脱离羁绊,缠绕心神的越少,则越能直抓本质,游刃有余。
道家(不是道教)讲究“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终有时,此道生也”;佛家说“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儒家的至高境界则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不同领域对相同境界的不同表述。
在商业世界中最能衡量境界高低的财富为例,分挣钱、赚钱、来钱三重境界。
最初一无所有,只能拿自己的战略资源时间精力以及自以为有用的知识来换取财富,筹码有限,所以主动定价权也有限,只能是苦熬加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沿着这条路径做到极致,财富值理也可以达到很高,比方说打工皇帝唐骏、传奇CEO杰克韦尔奇、七星级产品经理张小龙等,但只要是必须付出自己的战略资源时间精力就是挣钱,天花板看得见。
而赚钱在于驾驭金钱来让钱自己生钱,因为金钱是最贴近人性的东西,所以但凡是投资宗师,也都是人性大师、哲学大家,像索罗斯、查理芒格、巴菲特、吉姆罗杰斯、西蒙斯等,投资就是与人性的对抗、妥协、平衡之路,什么时候可以超脱人性,则趋于大成,但人终究是凡夫俗子,人性是写在基因里的,所以赚钱也是有顶的。
最后一重境界是来钱,或者说钱来更加合适,脱离金钱的概念,做一件符合更多人利益的事,为大众谋福祉,能改变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则更成功,这个时候是金钱追着跑,就像苹果、腾讯、阿里、谷歌、字节等伟大的公司,至于马斯克和今年被广为人知的奥特曼已经超脱商业级别,上升到宗教领袖的地步了,这种顶级愿景一定是汇聚最顶尖的人才来共利于同一个价值取向,带上亿万拥趸的愿景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彻底改变人类的走向。
再上一层来看,古往今来的帝王哪个不是顺应大势,虽然动机可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抱负,但做的事客观上就是符合大众的利益,“救百姓于水火”,毛主席年轻时曾短时间花光一大笔大洋,然后说已经知道花巨款的感觉,此后再没想过钱的事,最终结果却是新中国的成立。
不妨再上一层,传承千年的几大宗教,之所以比政权更绵延持久,影响巨大,就是因为直击人类最底层的精神需求,成为穿越时空的灵魂寄托,甚至“灵魂”本身就是宗教意味浓厚的想象体,而这个想象体却是大多民众都认可的美妙存在。
什么是上帝视角?
就是像上帝一样看得到亿万大众的需求。
所以至高境界,《本经阴符七术》中“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最为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