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生海海,莫要迷失(终)

发布日期: 2023-05-18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谓人以群分,就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找到了最符合当时价值标准的另一个或是多个人,我说价值的根本其实就是利益取向,核心是以利益引导的,只不过“共识”或者“意识”或“信仰”都是最高级别的、甚至可以超脱生命的利益。

我们从小都有很多玩伴,小时候青梅竹马、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上学时候临近毕业还有发誓要好一辈子的同学,到现在呢?曾经以为会好一辈子的朋友还在吗?

这就是现实,反过来也能找到关系的本质,就是彼此成就,因为“自我”是最核心的利益。

那么在找人生伴侣或者事业伙伴,立足点就是现阶段最匹配、且要花时间精力经营、尽可能一直匹配下去,无法匹配就是分道扬镳的开始。

所以不可避免的,很多我们以为能一辈子的在现实中无奈的渐行渐远,同频共振,是要穿越时间长河,而时间就是最大的压力源和考验,长时间、不间断的投入和维护,才能维持长久的利益趋同。

我很喜欢“品味”这个词,一看就脱离了马斯洛定义的最底层的生物性的需求,融合了阅历、学识、成长背景、以及物质条件在一块的、很高的标准,而很明显,“品味”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名词,他会随着阅历加深、学识增长让人趋向于深刻、睿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品味”变得更加圆润如玉。

所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实人和人之间分物质差距和精神差距两种,物质的跟运气、出身、年龄、技能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且理论上不到盖棺定论的一刻都有无限可能;而精神差距,价值观、理念、意识形态、认知水准才是决定是不是一类人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些条件、也是离异,人们各寻同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开局,确实有高有低、有多有寡,但我喜欢认真雕琢自己的人。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不管手里的牌是好是坏,都要认认真真的打,这是牌风的根本问题。

如果一个人心怀愿景,切不管这愿景是物质欲望还是精神信仰,都拼尽全力去追逐,还要经常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想尽办法?到底有没有付诸行动?“

认真把自己当做作品打磨的人最有魅力。。

现实中越是厉害的人越在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状态对自己下手,他们试图把每一分钟都用到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上,而且他们还在和自己同等水准的人一起形成共同体,同侪压力又会让精进速度大幅提升。

这就是最好的“人以群分”,也是在漫长人生中所必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