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发布日期: 2023-05-12
学习是项能力、且会成为最核心的能力,会不会学习、如何学习将直接决定未来的生态位。
学习很重要,这点我想所有人都是认的,只不过很多人只是自以为会学习,表现的也爱学习,实际上呢,从学习思维上就错了,那么后续那些“爱学习”的投入,基本上全属于浪费。
很多人、不管是已经步入职场的、还是年轻人,都是同样的教育系统驯化出来的,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系统需要确定的东西,职场里需要确定的、可衡量的目标、以及工作流程,年轻人需要确定的、标准的答案,这根本不是学习,这是应试。
真实的社会是极度复杂和不确定的,能表达和形成标准的顶多5%,更多的是无法表述、但真实存在的隐知识,只能通过实践叠加时间投入获得,就是我常说的“练上身”,事实上,只要行动,很多预想的问题根本就不会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行动之前根本想象不到。
我从小是学渣,可能是普鲁士教育体系和我相冲,于是提前就向真实的社会学习,一开始只能是有个大概的目标,然后看看自己手里有啥,就各种尝试,比如我最早在学校里卖光盘,那个批发市场里啥小商品都有,为什么就只卖光盘和书呢?试出来的,学生面对影视的冲击没有抵抗力。
我自己既是学渣,还没打过工,所以对于标准化一无所知,对于职场也没认知,从小就受法把“万物皆备于我”融入骨血,擅长当学徒,一直到现在,虽然有了一定成绩,但身段依然极其柔软,依然本能的会发现弥补或丰富我系统的东西,然后快速找到适合的学习路径,让自己不断迭代。
因此,我能教的都是我自己能做到的,我能做的是以身作则的实践,如果是希望有标准或确定方案的,很明显我不是好的仿效对象,要找思维相似、且做出成绩的前辈学习,我只会系统性的东西,也就是只会内功,不怎么会招式,系统是首先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还需要在人生各个维度都投入日日不断之功践行,非常非常枯燥,要求有强悍的耐心。
从小跟在大和尚身边见众生,又受好几位大成就者开智启蒙,少年时就开始在真实的世界里打拼,又赶上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这每一项都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清醒的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就是:资源浸泡。
根据自己的经历,我经常说我擅长当学徒向天地万物学习,并形成高效的思维行事系统,所以不擅长当老师,其实根本上来讲,也不是不擅长当老师,而是当我学生的成本太高,我不会规模化、标准化的东西,只会大资源浸泡的教化,需要交付的信任、时间精力、资源、还有要补足的认知和技能太多,从第一关认知自己做记录那些东西,就会刷掉大部分的人。
如今的信息时代,学习的成本已经降到了最低,只不过对自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不管是教还是学,都要找适合自己的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