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身上用功
发布日期: 2023-05-06
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对学生提出四点要求: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就是清晰的修行主线,有野望、有决心对自己下狠手的人,在这四点上用功就已经足够。
我总说自己是一个极度幸运的人(没错,极度)。
原因就是在这四点上总是有机缘、也有贵人指点和帮助,对自己的清晰认知的记录和复盘都建立在此四点上,投入日日不断之功的时间记录、反省日志、写作、冥想、读书等等,都脱离不了这四点,功夫到位做的好,那必然会有所回报,反之,如果觉得这个阶段不够好,那必然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且反躬自省、以及雕琢打磨就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路,一切过往构建成心智认知系统,并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叠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么认清自我就是第一等事。
我执着的认为每个人都有无与伦比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权利且应该追逐自己美好的人生,只不过成长过程对有的人是助力,对有的人是封印,所有人都该把战略资源时间和精力投注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上,我认为老师的最大、甚至是唯一作用就是激发并保护学生这种对自身潜力的探索,潜力被开发,自然会有无限可能性过上超乎想象的人生。
我生在一个门风宽厚的家族,就连在家旁边的各大寺庙里玩闹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纵容,所以探索欲从小到大都被保护的很好,祖辈、父辈都是算法心智极高的人,到我这开始基因突变庸钝不堪,于是“不折腾不成活”变成了深入骨髓的理念。
启蒙授业都是大修行和大成就者,在很早就开始了静坐内观,后来有过生死体验还有机缘学习道家,释道相融让我对于终极智慧有更深刻的理解。
光明与黑暗都曾亲见亲历,这是大幸。
从小跟在大和尚身边见众生,进入社会闯荡又有机缘接触全世界最顶层1%和最底层5%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状态,两个世界的状态催生出一种叫悲悯的情绪,我稍稍理解大成就者怜悯世人的发心,只不过我只是个凡人,巨大的反差仅仅催生出一点悲悯以及无尽的焦虑,害怕任何的差池被淘汰,苟活成行尸,又渴望欣赏山顶的风景,就是这个焦虑也是不竭的动力,所以待己狠厉做得分外决绝,但那点悲悯一直都在,带我一点点意识到、并终于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人呐,机缘天定,半点不由人,但找到自己,活得通透敞亮才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