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光荣
发布日期: 2023-05-02
“韭菜”,原本是指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民间又称“起阳草”,很多人相信其有壮阳的效果,所以趋之若鹜,佛教里忌荤腥,腥指肉食,小乘和藏传不忌肉食,荤指五种气味浓烈的植物,所有佛教流派都是禁忌,其中就包括韭菜。
在华语世界中,“韭菜”超越它本身的物种属性,又被赋予一层特指的、有些悲壮惨烈的意义,一开始专门指在金融市场里亏损的散户,后来泛指一切领域里造成损失的行为,俗称“被割韭菜”。
在我看来,“韭菜”并没有任何贬损、或者负面的意味,它只是一种在认知盲区内有损失现象的、客观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会充当不止一次韭菜,换句话说,“韭菜”其实就是犯错而已。
认知之外一片黑暗,也就是说所有人在认知之外都是潜在的韭菜。
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边界有清晰的判断、并在行动上能保持高度克制,不给自己当韭菜的机会;而大多数人既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认知,又抵抗不了诱惑、欲望,所以成了源源不断的韭菜。
巴菲特和芒格两位大师穷尽一生的终极智慧就是:不要犯错,其实就是告诫大众认清自己、不要做韭菜。
但很明显,人性就是如此,欲望既是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又是世间种种陷阱的根源,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不当韭菜,几乎所有行业都没法存在了,从这个角度看,“韭菜”是个应该正视、且有积极意义的概念,只是要不断复盘、快速迭代。
“韭菜”说明有行动,我当“韭菜”我光荣,“韭菜”就是试错和不断进化的过程。
文字有其边界,能够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仅仅是庞杂知识系统的一小部分,即便是像我这样,真实记录一样的写了七年,也只能是作为我自己复盘迭代的一手数据,旁人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读书只是打破认知边界的第一步,还要暴力阅读,就是要通过尽可能多的角度了解全貌,让丝丝缕缕的光透进来,不至于一片黑暗,然而要更进一步,就是拜高人以及实践了。
我公号对于我自己之外的人来说唯一的意义在于:有这么一个真实存在的凡人,正在做一个耗时一生的实验,看用“理智”和“耐心”在人生各个维度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我这样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能做到,那么绝大多数人也一定能做到,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