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预期(续)

发布日期: 2023-04-25

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南京城战后残破,亟需重建,战时是一种秩序,战后有需要另外一种秩序,曾国藩作为最高决策者,率先在秦淮河的花船上招妓饮花酒,这也是他被攻击的污点之一。

我说曾国藩如今只是半圣,就是因为时日尚短,很多污点还很耀目,但时光长河会与大众民心一道,把污点逐个洗练掉,升级为大圣、甚至会盖过王阳明。

净土宗因其大开方便法门,教主阿弥陀佛亲自接引,500年间成为显学,观音菩萨符合民众心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意象,换了“母相”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大菩萨,那西方三圣中的另一位大势至菩萨呢?民众熟知的四大菩萨里可没有,知道的也不多。

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佛经记载“如世之国王大臣,威势自在,菩萨一动、天地六动”,这很明显就是高门、世家,根本就不是民众可以想象、也可以亲近的,自然不会成为大众意象。

王阳明的出身就是省部级以上,绝对的高门,他的经历和资源无人可复制,把形容大势至的话语套用一下一点也不违和,“阳明出身大臣之家,威势自在,阳明一动,天地六动”,注定不会比曾国藩更能被接受为大众偶像。

真正的大成就者不可能没有污点,绝对符合道德的只能说明仅仅是口头功夫、落不到实处、虚伪至极。

所有实操做事的人都知道在具体事件当中都会有权宜,权宜就会沾染污垢,曾国藩年轻时倒是仗义敢言、恪守道学、刚正自持,但一事无成,从老家再出山之后,长袖善舞、通达权变,建功立业过程中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的“结硬寨、打呆仗”,换个角度解释就是扎扎实实步步平推平推、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打仗打的就是人口钱粮,曾氏兄弟从安庆到南京,直杀得是长江染红、尸山血海,曾国藩的功业就是建立在太平天国的有生力量被杀尽之上,而他的文集日记家书字字都由鲜血写成。

但他依然会被捧为大圣,因为大众会自动代入其中抹掉污点、想象光芒也笼罩在自己身上。

杀人是战时需要,战后带头招妓喝花酒也是必需,因为重建秩序需要资源尤其是金银流转,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刺激消费造成经济繁荣的预期,给大众以希望。

疫情也是大仗,全面恢复之后,各类娱乐都会放大尺度,跟曾国藩带动消费是一样的道理。

人这个东西是趋利避害的,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只会更多的趋利,忘掉或者规避那些不快乐和不如意,符合这个根本属性的就会被追捧,反之就会被遗忘(抛弃)。

和正确与否无关。

或者说根本没什么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