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根本
发布日期: 2023-04-11
社会是个大规模协作的组织,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一直都在解决更大规模协作的问题,并衍生出来一系列学问,因为直到目前,人还是最根本的生产力要素。
这是最最底层的真相,之所以一直在发展,根本原因就是人还是最根本、没法替代的生产力因素。
中国凭什么在短短的四十年内快速崛起?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有组织的、廉价的、庞大的人力。
那现在为什么有不少产业在往外溢出?我们发展了,人力成本上来了,简单可重复的产业就很自然的往成本更低处流动。
但如今已经出现了人力被机器和智能取代的征兆,24小时全年无休的机器和智能在一点点蚕食人类的生存空间,人得深度挖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是生产力因素的时候,必然会发生彻底的生产力关系的变革,连带着整个社会结构都会重组。
上古时期社会存在普遍的人祭现象,因为那个时期,人个体的贡献不如牛马牲畜,拿活人当祭礼跟后来的猪牛羊没有任何区别,直到人丁成为宝贵的耕战生产力,才变得有价值,有价值才有权利。
生存的筹码有且只有一个:有用。
咱不说相对久远的智能爆发,就说现在结婚率、生育率普遍下降的现象,专家学者以大众的主流看法是压力过大导致婚结不起,娃生不起,政府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生存压力上下功夫,但我认为更本质的原因是:女士地位有了本质的提升。
从进化角度看,男性的最佳繁衍策略是广撒种,男人是下半身动物确实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女士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一生的卵子是定量的,基因注定了她的最佳生存策略是依附于一个提供安全性、确定且持久生存资源的伴侣,度过怀孕、怀胎、分娩、哺乳被供养的、没法生产的生存期。
所以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期,女士的生产贡献远不如男性,那么就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幼时从父,出嫁从夫,老时从子,就这么构成了我们都熟悉的社会关系。
那女士的地位显著提升是什么情况下开始的呢?
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二战时,女士走上社会开始借助机器能做到和男性一样的生产效率,贡献大,价值凸显,地位提升。
再到现代,女士在各个领域都能撑起一片天,才普遍性的把女士“独立意识”变成现实。
“一夫一妻”制度是对弱势男性群体的保护,如今的技术和制度可以给女士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越来越多的女士觉醒,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就连基因繁衍都有技术支持,有冻卵有试管,那唯一需要自己拥有的筹码是什么?
对,换来自己越来越独立、拥有话语权的:钱。
于是越来越多的女士选择单身、选择自由、以及选择事业、选择拜金,根本原因正是女士的贡献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凸显,“她”群体的权利就压制不住的要伸张,不结婚、不生娃仅仅是结果而已。
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永远都是利益的博弈。
那么再回到我反复宣传的理念:关系根本是彼此成就,成就是什么意思?
就是有用嘛,有我能让你变得更好,彼此一直让对方变得更好,这样的关系才能持久,伴侣、组织、机构、到国家,都是如此。
我们每一个个体能做的是积攒自己的筹码,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