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卷的底层

发布日期: 2023-04-10

教育系统是一种把一个个的人驯化成适合社会规范的、具备生存能力的大规模工程,教育掌握在谁手里,那教育方向、最终产出就为谁服务。

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你的父母也是我教育出来的,你从出生大脑开始被塑造,接触的信息源全是我教育出来的,然后以享受国家红利的心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上高中、上大学,直到进入社会,都是在同样的教育系统中被塑造。

这样的体系当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作为大规模组织模式中的一环,已经是有限资源和成本下效率最高的了,至少能确保更多的人具备基础的文化和生存能力。

反过来看另一种自由式的教育体系,确实有利于探索和创意,也能出改变世界的天才和技术,但却是以牺牲相当一部分中下层民众为代价的,看看自由式教育下,有多少比例的人连高中都毕业不了。

好的教育就是资源浸泡。

那么作为大规模的教育系统,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同样有限的资源,一种覆盖更多人来达到不错的高度,一种是集中在小比例的人身上,出一些引领式的天才人物。

关键在于具体的你我,能不能拿到让自己成长的资源,放到个体身上,要押注符合自己利益的一方,这跟对错无关,或者说,其实本就没什么对错。

整个社会是个大生态,每一个生态位都有其运作条件和要求,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自我觉醒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要的好东西,但好东西往往是好位置的附带品,而站到什么样的位置是要做到这个位置本身硬性要求的条件的。

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公司内部一个个具体的岗位,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得强迫自己按照岗位要求学习进化,达到标准就能站上去,每一个位置都是一个利益节点,当然会有很多人争,第一步是站上去、然后还要站得稳,只要站稳,那必然是你的认知和技能包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

不在位置上的,那必然是不适合的,不管是从微观的能力层面还是从宏观的系统层面。

就是这么现实,涉及利益的一定是现实的,你想要的那些好东西、那个位置,要求你具备与之匹配的认知和技能。

达不到条件就得不到你想要的。

这么说很容易理解,那放到整个社会、真实的世界里也是一样,百万、千万、亿万,只是如今商业社会里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生态位,每个人最应该学的是高生态位所要求的的认知和技能包条件,然后反过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来打磨淬炼,而不是盯着眼前给定的工作来做优化。

教育系统中走出来的,习惯于清晰明确的指令,更要命的是那种我拿到高分就应该得到荣耀的理所当然,现实中很多时候、尤其是高维度的博弈,一切都是混沌、模糊、不确定的,既没有明确的指令,也没有所谓“应该”。

但大部分人在既有思维的指导下,当目标不明确、付出不明确、尤其是自以为的和现实出现落差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惶恐、愤怒、焦虑等等负面情绪就会出现,为了平复这些负面情绪,只能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做细节优化,殊不知,你的发力方向就全错了。

这场景看着熟悉吗?

就会在客观上形成内卷,还不出符合自己预期的结果,再加剧内卷。

实际上呢,所谓变革就是如此,系统变了游戏规则变了。

所谓“规则”是什么?

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方式。

而资源浸泡就是这样,人和人之间学的东西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