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两条线
发布日期: 2023-03-06
人类文明的发展基于自己的生存基本盘,农耕文明基于土地,商业文明基于贸易,信仰和文明样式都是基于让自己活下去的锚定点,个体如此,组织乃至国家如此,各行各业也是如此,源点就是那个让自己存活的东西。
古时农业依赖天时、土壤、水利、以及人丁劳力,所以组织形态、文明样式以及王朝体制就是敬天法祖、家国伦常、天干地支节气、家族宗祠等等,在中国,一切认知、价值、历史、文明都是基于“土地”构建的,而基于农耕文明最佳的生存策略就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战略资源既不过度使用、也不过度闲置,纵观二十四史,明君都是具备高度战略定力,精准把握资源使用尺度,比如文景、刘秀、唐宗等,而昏君无一例外要么战略闲置、权利让渡给宦官或外戚或文官集团,要么就是战略过度,比如汉武。
所以儒家文化圈动力来源于祖宗信仰与香火延续,“土地”是民众骨血里、基因级别信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领导班子,一代又一代深刻的认识到民众对“土地”的核心信仰并顺应人性,完成建国、改开、城市化的三次进阶,先是一代领导人通过分田地团结中国最庞大的农民群体,战胜以资产、金融和地主群体的蒋先生,完成建国大业;再有第二代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又有第三代通过分税制、土地财政与商品房,完成了入世、城镇化、劳动力充分释放的产业积累,至此,中国从一穷二白,干到了世界老二。
中国的三次飞跃的过程,都是基于大众骨血里对于“土地”狂热的信仰,通过切切实实的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来调动民众如狼似虎的欲望。
那么如今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内核必然还是要迎合民众的价值信仰,而我在20年完全理解“数据确权”(当时还没有这个词)这事,就是基于对“土地”的深化理解。
房产确权-自由交易-溢价出售,撑起来整个房地产数百万亿市值、以及大批民众的阶层跃迁,更关键的是:民众对“土地”信仰,买一套房子押上了一家两代人几乎所有资产、以及未来30年的时间精力和才华,国家和国民成为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再看现代农业,不仅仅是大平原机械化,要永续经营和低成本运作,肥料、农药、生物技术、喷灌和滴灌、甚至无人机喷洒、灌溉全系统的结合,加上金融调动资源的运作,还有物流、营销体系的全要素运营,统一要素、统一市场构成了现代农业的运作系统。
私有化对土壤的永续经营非常重要,有恒产者有恒心,地主才会把土壤当做资产爱护,如果租赁的土地会涸泽而渔,透支土壤,这是私有产权的发端,我们也是从大锅饭走过来的。
而现代贸易是基于全球化运作的,技术、制造、资本、原材料、全球劳力、全球供应链、全球航运、海运、陆运,所有因素的精密协作,构建了全球化的二十年大繁荣。
逆全球化接二连三的反扑根本点就在于此了,劳工、政客、公务员群体是依托于本土不能迁徙的,他们的肉身利益扎根于本土,而与之对应的全球化是贸易和金融资本生存的根基,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了我们看到的、周期性的激烈冲撞。
远方的公共利益、即便是再大,也不如眼前的本土利益更牢固。
这也是人类文明的脆弱性,本土的才是切身相关的。
自私既驱动人类前行,更会摧毁全面合作。
放到眼前,你我这样的个体要选择立场,如果我的利益是基于全球贸易,最充分的自由,毫无阻滞的资本流动,友好的税收,全球化是必然的价值观,商业追逐利益和规模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
但基于“土地”构建的组织就会天然反对流动,所以商业自古就受到权力的围追堵截,如果没有乡土化的权力和贸易合作保护,就非常危险,犹太人就是典型的到处被割的案例。
犹太人千年血泪史终于让他们意识到商人没有祖国是错的,需要找一个强大国家,所以掌握权力是必须的,必须要有暴力为商业利益保驾护航。
后来的海洋法就是基于商业利益构建的,而大英帝国是史上最成功的基于商业的国家样态,如今也还是昂撒人在构建世界秩序。
但本土利益受侵蚀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本土保守主义民粹崛起,并把特朗普选上去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表。
真正的自由是劳工自由迁徙,只不过真要这样,地方公务员体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全球才人为的设立了国界,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有了国籍以及护照。
做金融的、尤其是交易员做大宗商品以及指数,以国际贸易为主,所以倾向于全球化是利益选择,选择自由市场也是必然的,选择低税区域也是必然的。
我们有个趋于严重的现象,就是地区门阀化,前段时间的周姓公子事件掀开了一角,唐山事件也是这种现象的外露,所以国家才开始以邓公后半句“先富带动后富”为主意识、深入改革动大蛋糕。
日韩是前车之鉴,大量处于被奴役状态、卷到地狱模式的国民,所以生育率急剧下降,韩国刚刚生育率又创新低。
中国做的事是给东亚模式寻找出路、或者说硬拼一条出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是绝对正确的,尤其对女士来说,全世界的一线大都会,是属于女士的良善之地,包容、权利平等、安全、有机会。
金融资本和贸易,也就是金钱流动和货物流通喜欢全球化,喜欢商业秩序,重信用和陌生人协作;而利益阶层喜欢本土化,因为劳工阶层无法自由迁徙,被眼前利益以及稳定固化在本土,于是就结合成一体,反对全球化。
大城市,依赖金融、贸易、物流就倾向于全球化,就趋向于多元文化平权,于是对女性、外来移民、少数族裔来说,就更加宽容平等。
非大城市,依赖关系、资源性贸易、地方特色,倾向于本土化,当然更加特色、本土以及自我。
这是全世界普遍的分歧,也是人性的根本对抗。
没有优劣,全是利益博弈。
而我们,要极度清醒自己的利益立场,千万不要押错。
万木草堂、大元帅府、十三行博物馆、康有为故居游览有感,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