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道路千百条,求实务真(终)

发布日期: 2023-02-22

我喜欢看搏击比赛,还有一切跟搏击相关的资料、纪录片、影视,我年轻的时候也接受过将近两年的搏击训练,因为对抗性项目会反向塑造强化务实、有用的思维系统。

《一代宗师》的剧本是徐浩峰写的,一如他拍的其他作品,都在阐述一个核心理念:“甭说你什么门派,师父有多牛逼,功夫就只有两个字,一横一竖,输的躺下,站着的才有资格说话”,我非常喜欢甚至是信仰这种平淡中的狠厉,徐导的作品并不怎么受大众喜欢,动作设计不花哨、不好看,沉冗乏味,但我看的是如痴如醉,真实的搏击就是那样,就连街头打架都是一样,混战的都是没经验的,经验丰富的都是一搭手,眨眼之间一个站着一个躺下。

实战中练出来的思维系统就是:简单、凌厉,切忌花架子、炫技,爱面子虚荣是最大的弱点。

所以任何领域里,真正的高手都是看上去非常普通平和、甚至有些卑微,一旦进入战斗状态,瞬间爆发、且不管对手强弱,必尽全力。

实战派做事的本能是杀鸡就得用牛刀,发现机会或者趋势要饱和式资源投入,无论是对人或对事,要轰到对方没有抵抗能力。

一切对抗性的项目都可以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的训练出来务实的思维系统,比如跟钱打交道,“钱”这东西的属性就是嗜血的,拒绝一切花里胡哨,就像一位身怀绝技的绝世美女,所有人都喜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本能的喜欢上,她是什么样的属性,她喜欢什么,怎样才能和她好好相处,我敢说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对“钱”的了解极少,却总希望拥有她,凭什么?

所以很多人在“钱”面前走不了几个回合,最终匍匐在她脚下,靠付出战略资源换取一点施舍。

因为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不会教什么是钱、如何跟钱相处。

或者更精确点说,都被训练成钱的奴隶。

想要破掉这个封印,就要学会以“利益”的角度读书做事,比如写进史书被定义的那些人和事,呈现出来的是被文字和意识框定的冰山一角,背后全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读书就是要带着“他的利益在哪里”不断刨根,一个人或事的利益链条不完整,那就一定有隐藏,然后做符合利益的合理推导。

为什么说代入式读书是训练大脑的有效方式?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在细微处感知到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博弈,才能最大限度的训练出基于利益的共情力和洞察力。

大多数人都不齿于谈“利益”,那是一些人制订的教育系统驯化出来的成果,事实上我们推崇的那些美好的东西,本质不也是利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