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道路千百条,求实务真

发布日期: 2023-02-20

教育就是塑造大脑,或者所有人更有体感的描述“洗脑”,对,“学习”“认知迭代”“成长”以及“教育”都是同一事实的不同表述而已。

所以我才说:好的教育就是高质量信息的持续性输入,而终身学习就是一直都在摄取,既在扩大储量,又在不断更新,避免曾经的高质量信息在发展中变成垃圾信息。

想透这些,不管是自我教育还是子女教育,核心都是想方设法站在高质量信息源头、以及营造高质量信息场景。

所有人都要被塑造大脑(洗脑),区别在于大脑(人生)这至真至贵的东西,摄入的是珍宝还是垃圾。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生来就有的封印。

出身普通、资源普通的普通人,最佳迭代路径还是实战和读书(注意顺序),所谓努力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单位时间内大脑进行了更高效的塑造,所谓导师的作用也正是高维引导和及时反馈,提升的是大脑塑造效率。

现实是最客观最严酷的老师,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不会再有怀才不遇这回事,有任何雄心壮志都有实现的机会和可能,现实不会通融也不会迁就,说一千道一万,你的认知就是能通过实战得到相应的回馈,正确就会掉落奖励,比如名和利,错误也会得到即时反馈、或者说捶打。

实战越早开始越好,如今很多家长让孩子除了成绩什么都不管的教育是大错特错,实战最重要的意义(没有之一)在于能让人认清自我,不经实战对自己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压根就不会有自我意识。

我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很早就开始实战,少时接触真实社会,知道现实的冷酷,所以从来不心存侥幸,一路摸索摔打,但我们这一代大多人都没有商业文明的家学,只能是靠自己试错调整,好处就是放得下身段向一切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人或事学习。

我成长的过程中,信息摄取渠道有限,只能向接触的人学习,揣摩为人处世之道,我自己因为贩卖光盘业务,信息渠道其实比大多人还是丰富的多,我做买卖的启蒙来自影视作品,比如《大宅门》《乔家大院》还有一部叫《商道》的韩国片,尤其是一部叫《大染坊》的片子,为我学习做买卖做出巨大贡献,记得刚上映那会儿我在临汾倒腾煤炭,剧中主角叫六哥,乞丐出身,不认字,但绝对是现实社会锤炼出来的奇才,我是一边实战一边反复学习片子中的精髓,到后来出国后,也是白天走街串巷寻找搞钱机会,晚上就一集一集甚至一帧一帧的反复看,到了出言吐语行为举止都模仿的地步,再后来又是反复看特朗普的《飞黄腾达》,学到的理念我会第一时间应用,行得通就内化,行不通就继续学习调整优化。

再后来读书也是如此,有启发的就马上用起来,甭管是不是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只要是行之有效的,那就是对自己有用的,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读书、看视频、看剧、访高人等等,都是摄取信息的路径,但未有实战是把信息内化成真知的方式。

功夫练上身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