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教育这东西

发布日期: 2023-02-19

好的教育是什么?

要有足够的、高质量信息的摄入。

这是个绝对正确、但很粗放的表述,但正确就意味着一定是大框架的,最好能够囊括所有具体状况、给出逻辑自洽的解释(大宗教就是这个模型)。

但到了执行层面,就会发现每个人千差万别,什么才是足够、怎么做到足够、如何分辨高质量信息,又如何做到,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是细微但巨量的投入。

所以会发现,面对大众的教育系统只能是“底线教育”,明白么,只要是规模化,那就只能是更具普适性,这个普适性就是底线。

好的教育还可以给一个粗放的定义,但好的教育系统可就要取决于某一个标准了。

比如中国的教育是以让更大规模的群体具备识文断字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系统中具备基础的生存能力,大规模必然意味着底线低,能扫除文盲、让大多人具备成为螺丝钉的资格,已经是人类奇迹了。

从传统上,中国的教育体系还在秉承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从上到下,“惟有读书高”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家庭,都默认孩子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才,而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确实需要这种强压式的训练,才能让每个人从少年时就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这是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可望而不可即,教育是评判发展水平的标准,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全世界80亿人的教育水平,第三世界的年轻人缺乏基础知识储备相当普遍。

反观西方的教育体系,是一种精英挑选同时以“自由快乐”愚民的体系,同样是有限资源,中国确保更多人接受不错的教育,而西方则是筛选精英进行更好的培养,全然不顾无数孩子流失为底层民众。

好的教育确实是要巨量的资源投入,但好的教育系统就是见仁见智了,盘算清楚自己的立场。

欧美在经过基础教育的自然淘汰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则秉承高强度的精英教育。

中国在小学和初中教育上的强度,与美国高等学府的强度是相似的;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宽松度,与美国小学、初中的程度是一样的。

其中的味道,有心者可以细细揣摩。

永远记住我反复强调的:所谓价值观是利益取向,维护好自己的利益立场。

现如今,西方精英的教育体系和广泛存在的技工学校还能帮助其维持先进生产力,其社会博弈的稳定性,也基本保证了资本与劳工关系的稳定,但是从特朗普被选上总统开始,平衡已经逐渐失去支撑点,如果作为老大的美国还迟迟无法点亮让生产关系升级的科技树,那么他的衰落已经无可避免。

所以我们看到,它只能是不同的在全球制造事端,为自己获取科技突破赢得时间。

参访杭州维瀚教育集团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