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该在哪些地方发力?

发布日期: 2023-02-10

面对科技浪潮下日新月异的世界,那我们该如何适应、保有自己的价值呢?

这就涉及到根本:组织。

人类这个物种走上食物链巅峰,是因为跨血缘的、大规模的协作,协作就需要组织,随着协作规模的扩大,始终围绕“凝聚共识”这个核心逐渐衍生出来我们如今熟知的那些学问,社会、管理、合作等等。

凝聚共识(洗脑)有三大领域:政治、宗教和教育,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即便是科技能够成为新物种不断侵蚀老物种人类的生存空间,只要是涉及秩序重建、规则制定(分配利益)的事,本质就还是政治宗教和教育的范畴。

回到我们自己适应新时代的问题,不也是“自我教育”以及教育下一代的事儿嘛。

现如今的公共教育系统,都来自于工业时代的德国教育体系,成规模的、大批量的扫盲、然后培养出“螺丝钉”这样有用的零件来嵌入社会大系统中,这种方式在普遍是文盲的时代无疑是最高效的,我国建国才七十余年,建国初期文盲率高达80%多,到全面扫盲才十数年,能有如此奇迹,全赖于这种“螺丝钉”式的教育体系,且我国只要还是发展中国家就还会作为主流持续。

反过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眼界见识、好的教育,很明显成本是很高的,也不可能是大众化的,只能依赖于自身的悟性和生存条件。

以前知识还是奢侈品的时候,博闻强识、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等等,都是令人仰望的优势,而如今乃至未来的智能时代,“博闻强识”必然会被智能取代,基于强逻辑和天量信息生成的智能,无法替代的是澎湃的创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人和人之间通达的事理。

尤其是想象力,绝大多数人认知之外一片黑暗,只有极少数人有对未来的想象力,比如孔子老子耶稣佛陀教员等等,可以说想象力是未来恒久的竞争优势。

政治、宗教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会成为显学,而创作、策划、组织运营能力、共情力、洞察力等会是极具价值的技能。

多多钻研历史以及主导历史走向的那些大立法者,并代入其中学习揣摩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还有就是眼界见识了,走出去多见识多经历,不停的拓展认知边界,做终身学习者,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有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