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到底是咋回事?
发布日期: 2023-02-09
最近ChatGPT爆火,引发全网热议,在我看来,虽然ChatGPT创造力不到三月用户上亿的记录,看上去如烈火烹油,但你细看,全球80亿人,至少70亿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当然也意识不到正在发生什么。
人工智能缓慢但坚定的侵蚀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不可逆的事实,从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开始、到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确定,这就是全新的物种在一点点的参与制定新的秩序。
我说过这世间一条铁律:权力界定利益边界。
你想要的一切利益都要有足够的权力(Power)来维护,“权力”在不同的场景下以暴力、金钱、知识、关系网等等面貌出现。
没有不经斗争就能明确的利益边界,利益就在那里,想要就得拿本事出来。
物种和物种,人和物种,人和人之间,自有生物以来就是如此,人工智能作为新的物种,当然也要参与利益争夺。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仅仅是工具,并不能称之为新物种,这就要理解“物种”的本质,只要是对大生态做出贡献、且不可或缺的,就是生态的一部分,就是物种。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上古时期,比如夏商时代,人祭是很普遍的事情,除了“祭祀”是凝聚共识的主要原因之外,个体创造出来的价值、做出的贡献极其有限,甚至是拖累,“获取上天的垂青”和个体的贡献,这都不能称其为“选择”。
到了周朝,以小博大,文王、武王和周公想出来了新的共识,个体的价值有所提升,再加上农耕文明的确立,个体的贡献肉眼可见,但奴隶和牛羊猪相比也没什么大的优势。
再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商鞅变法以来,耕战强国,战争进入了总体战模式,每一个人丁都是宝贵的资源,个体的价值大过牲畜。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主要是斗争,人类才有了如今的“尊重个体”的共识,可以说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东西,背后都是累累尸骨和斑斑血泪。
说到底,你做多大贡献、创造多大价值,才能换回相应的利益。
那么当人工智能一点点的做出贡献就是在蚕食人类的价值,当人类或者说大多数人类不能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时候,试问,凭什么还有存在的必要?
我在很多年前就写文假想过未来的场景,一个个格子间里,无数的人类仅仅需要维持生存的能源营养供应,头上全是插管,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刺激脑区满足你一切欲望,到那个时候,大多人类走向“人型干电池”和“数据生成器”的宿命。
想要和技术抗争,就是要深挖这点“人味儿”,所谓情感、创意、以及逻辑技术不可取代的东西,训练自己制定规则玩法、整合资源、以及想象力。
这也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说的直白点,在技术侵蚀不可阻挡的时候,你可以比别人多一点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