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不要逆规律而行

发布日期: 2022-12-29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缀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缀广”,世界运行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尧是圣王就长存,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实中很多人就是不明白遵循事物的规律的道理,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有事半功倍的可能。

太多的人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仿佛整个地球都会为自己而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就会事事碰壁了。

为什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呢?

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古往今来最有智慧的那些人就是能觉察出这些规律,无数伟人、精神导师、科学家都以自己的才智为人类留下宝贵的遗产。

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最大的规律就是进化剪刀,适者生存,凡是不能遵循的已经悉数灭绝,而得以留下来的基因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要是没有违背规律,甚至都感觉不到规律的存在,就像鱼只有跳出水面才觉察到水的存在,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觉得特别顺,以为自己行大运,其实无非是在不知不觉中遵循了规律;而一旦违背规律,就会立马处处不顺、甚至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我们就只能被动的接受安排、无能为力,人类作为万物灵长,就在于可以认识并应用规律,规律本质上和“道”、“法”、“原则”之类是相通的,所有的人都在竭尽所能企图发现规律,认知是把握、应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对规律的认知,就可以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规律,科学、历史、宗教就是这么被认知、应用来改造世界,文明、科技发展至今,本质上就是发现应用规律的过程。

所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就是对客观规律的应用,学习知识就是了解规律,而我三大价值支柱之一的“科学精神”就是不停的认知这世界的规律。

那该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呢?

这本质上是采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世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不带情感的认知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发现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孜孜不倦的钻研、学习,简单点说就是凡事从客观实际出发,以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按客观规律办事。

我们都熟悉欲速而不达的故事,齐景公爱护臣子的心固然可以理解,但急于求成的做法却显得比较愚蠢,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为了达到目的而不假思索的一味求快,必然会事与愿违。

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凡事都想避开规律一蹴而就,比如许多人学英文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的苦练听说读写,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市面上就有无数商家利用这些人的投机心理,其实这些所谓秘诀唯一的作用就只是为了利润而已;再比如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填满,什么钢琴、奥数、艺术,所有的成绩能够迅速提高,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太多人不明白客观规律,只想着快速成功、一夜暴富,因此产生了投机取巧的浮躁心理,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欲速而不达,甚至会危害自身,君不见有多少人被股市套牢、被骗子以高额收益骗走血汗钱,这都是妄顾规律的恶果啊。

即便是那些看着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也一定是熬过了无数艰苦的岁月,在无数的绝望中才能练出钢铁般的意志,所有的一步登天,无异于天方夜谭,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就得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脚踏实地的前行,如此才有可能一步步的抵达彼岸,无论做什么事情,违背客观规律是永远不会获得想要的结果。

时刻警惕,规律之外往往都是巨大的陷阱。

560/1095天(2022-12-28)
饮食:早:鸡蛋牛奶;午:蔬菜鸡肉沙拉;晚:牛奶坚果
锻炼:瑜伽45分钟,冥想30分,八段锦15分,囚徒训练15分钟
睡眠:11.40-8.10(2小时19分深睡)
体重:145.6
读书:《孔子大历史》《资本论》《翦商》《毛泽东传》文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