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读出来那些没写的东西

发布日期: 2022-11-10

顺着昨天写文人和千古文章,今儿再衍生一下,通过讲汉文帝来审视我们从小受的固有教育。

说到汉文帝,首先就是“文景之治”,实乃有道明君,然后呢?你还有什么印象?

翻开百度百科,便览历朝历代对汉文帝的评价都是“仁德无双、天下大治”,确实很好,但你有没有反省过,我们受的教育、尤其是历史方面的,谁好谁不好那都是结果,这些既定的结论会对我们的认知提升产生有效的影响吗?

历史学是未来学,可很多人觉得读历史没啥意思,说鉴古知今,但那些先贤教条不仅很难做到,在现实中也没什么帮助,这就是原因了,史书记录的是结果,我们读史要深挖出结果背后的原因。

比如汉文帝怎么就成为了千古名君?

数千年历史,皇帝走马灯似的轮换,很多都没什么好下场,大多庸碌,少数成为明君,我们的教育总是在说明君是品德高尚、修身成为天下典范,而昏君则是贪淫好色、穷奢极欲、亲小人远贤臣,再抠到字缝里就会发现,千古一帝李世民劫杀兄弟、逼父退位,强占弟媳,那贪淫好色可不比隋炀帝弱多少,读着读着就会领悟到,历史的框架下,真正有大用的是那些隐在暗处的底层规律。

刘邦死后,吕氏专权,薄姬带着儿子远离纷争、躲到了代国,那她娘两在吕氏高压下是如何让吕后放心的?娶吕氏族人为妻,还生下四个儿子,这亲是结牢了吧。

那吕后死后,齐王刘襄连同陈平周勃等功臣集团发难,吕氏集团斗败,被铲除干净,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远在外围的代王凭什么摘得最大的胜利果实?

史书记载,陈平为代表的功臣集团选定皇位继承人时,考虑不能有像吕氏一样强大的外戚,才选的代王,那问题又来了,出力最大的齐王刘襄呢?哪儿去啦?凭什么陈平就能做到一言决定皇位人选?

这些问题全藏在缝隙里,那才是血淋淋的真相。

陈平是权谋高手,拥有了立皇位的权力,所以要选择没有外戚、便于控制的人,铲除吕氏出力的刘氏宗族都不便控制,所以不能选,才最终选定看上去很弱的代王。

等等,代王可是吕氏女婿啊,还有四个儿子呢,怎么做到不仅躲过政治冲击、还被视作人畜无害的小绵羊的?

答案是:吕氏正妃和四个亲生儿子,在一年内得暴病全部身死。

刹那间,代王成了干干净净的、皇位的完美人选。

自此代王成了皇帝,新皇、还是被拥立上位的、上任第一件事是啥?

当然是要分功劳啦,做上那个位置,下面一帮眼里闪着绿光的狼在等着拿好处呢,少有不如意,就是再次乱斗的结果,这也是陈平给新皇下的套。

那皇帝是怎么做的呢?

对,就是成就汉文帝的那个固有印象:“垂拱而治”,我上位你陈平居功至伟,我把皇帝的权力让给你,一切封赏有你陈平一念决定,无为的干脆利索。

一世见惯风浪的陈平也退的干脆利索,托病请辞,不久病逝,周勃接替丞相位,功臣集团掌权。

这才有了昨天那一幕,皇帝培植文人势力要夺权,看到没,刘恒在成为明君之前,要先通过斗争把位置坐稳、夺权、任人、平衡,最后才有机会做事,成就他明君的身后名。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读书要代入式深读,文字呈现出来的已经是结果或者趋近于结果,背后的过程才是真正有用的无价之宝。

511/1095天(2022-11-9)
饮食:早:鸡蛋牛奶;午:蔬菜牛肉酸辣粉;晚:酸奶麦片
锻炼:瑜伽45分钟,冥想站桩30分,八段锦15分,囚徒训练15分钟
睡眠:11.50-6.20(2小时08分深睡)
体重:145.6
读书:《道德经》《邓小平时代》《金刚经》《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