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前车之鉴

发布日期: 2022-09-22

认真的,我们现在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就全部都遇到过,有及其现实的借鉴意义,只不过我们的体量太大,也只能是摸着大熊过一些河,摸着小日本过另一些河。

日本人自己犯了大错,丢失了二十年。

日本政府和央行有错,但他们只是执行层面的手,而整个日本民族性太过崇尚强权、服从强者,当时严重依赖美国而过于顺服,当老美想要小惩大诫的时候,万没想到日本人自己选择切腹谢罪,真的就把本来想着割韭菜的老美整不会了,吃到了大量肥肉之后,赶紧给日本输内力扶持其再活下来,所整个21世纪对日本就再没有稍微过分一点的贸易战,日本人对自己下起狠手来,收投名状的大哥都觉得不好意思了,颇有些竖刁自我阉割给齐桓公表忠心的架势。

广场协议后,德国也遭遇了马克急升70%的严峻考验,外贸立即受到海啸式的冲击,但德国人从骨子里厌恶资产投机,央行一再警告并阻止热钱进入炒房,还提高存款利率,在87年之后将基础利率提升了一倍,严防死守资产泡沫产生,高利率、去杠杆的操作,结果就是德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84年之后几乎毫无波澜,国际投机资本一看就萎了,转头一看,就提枪朝着搔首弄姿的日本去了。

当然德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也远远低于日本,当时日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能达到35%,而德国仅有10%,其主要市场还是在欧洲。

当然更关键的是德国对中国的系统性、大规模投资要远早于欧美日等国家,德国大众在美国克莱斯勒傲慢的对待中国人时,就谦卑但精明且低调的冲到中国,要求投资汽车厂、以及相关产业链,看看直到现在,多少国企央企汽车行业是与德国深度绑定的。

日元汇率飙升后,日本继续疯狂出口美国和投资美国,加大依赖,甚至豪言可以买下整个纽约,而德国却在跑向中国这个潜在的庞大市场,输出马克和汽车产业,扎扎实实的做制造业,要知道,在德国马克巨幅升值的压力下,能做如此长远的投资,是非常不容易的。

历史车轮滚动,命运眷顾德国,柏林墙倒塌,苏东集团崩溃,两德统一给西部德国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和资本去处,德国投入一万亿马克重建西德,同时获得了东欧市场。

日本为了降低社保和薪酬压力,在派遣工上下功夫,而东德的大量廉价劳工冲进西德,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与美国工会的流氓本性不同,德国工会是协调劳资关系的组织,他们选择了与企业共患难,不辞退员工,而是缩短工作时间,降低时薪。

面对一模一样的考卷,德国躲过了被收割,资产泡沫没有崩溃,没有像日本一样丢失20年,逻辑非常简单且明确:不要自己当肥猪!

独立的德国央行,放开汇率自由浮动,但严格控制利率和资产杠杆,帮助实体经济降低成本,德国避免了在广场协议后被收割。

世界的确是个丛林,猎人无处不在,但你如果自己选择做肥猪,是就无法阻止被猎杀的命运。

现在再看中国17年以来的一系列去杠杆的瘦身操作,构筑防火墙,出海做产能输出,以及想方设法为至少8亿民众寻找上升之路,就是在学习德国、摸着小日本过眼前这条通天河。

462/1095天(2022-9-21)
饮食:早:鸡蛋牛奶蔬菜;午:蔬菜肥牛米饭;晚:酸奶麦片
锻炼:瑜伽45分钟,冥想站桩30分,八段锦15分
睡眠:12.20-6.30(2小时24分深睡)
体重:141.2
读书:《罗马史纲》《管子》《蒙古秘史》《漫长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