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博弈的源头

发布日期: 2022-09-21

欧洲内陆混乱,是英国作为岛国维护地位的核心利益,同样的,到了现在,整个欧亚大陆混乱,是美国维护霸主地位的核心利益。

因此,一切非美国组织的联合、联盟都天然事其死敌,比如以前的苏联,现在的欧盟、东盟、上合、以及“一带一路”等等,统一和谐、一起发财的欧亚格局是美国绝对无法容忍的,就要出手挑事、就要让你们斗来斗去,于是,现如今世界上看得见的一切纷争就这么必然发生了。

世界不太平的九成原因确实是因为美国,但世界和平有秩序也是因为美国,利害相生,从对错是非情绪的限制中跳出来,才能看得清自己的位置,进而做好谋划。

俄罗斯想打吗?不想的,普京从上任起就用尽办法想要融入北约,欧洲也想慢慢和俄罗斯融合、至少保持睦邻友好,也有实际的项目做抓手,比如北溪二号,但东欧反对,当然真正原因是美国全力反对,美国公开喊话,欧洲需要天然气能源可以从美国进口嘛,何必受俄罗斯东正教异教徒制约。

我想默克尔内心独白就是四个大字: 去你妈的。

以德国为核心的西欧就要俄罗斯的天然气,这样可以抗衡美国。

这就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欧洲俄罗斯联合起来,欧元会直接动摇美元霸权,所以老美一直在欧洲挑唆捣乱,班侬那会儿就去欧洲搞极右运动,受极右主义崛起影响,几个国家的右翼政党上台,并弄得英国与欧洲大陆分裂了,伦敦金融中心可以成为欧洲金融中心,这对英国也有巨大好处,结果英国被挑逗的搞了脱欧。

德国的低端制造业已经依靠难民慢慢发展起来,难民收入交的税已经可以覆盖投入了,不得不说,默克尔的能力之强。

瑞典就不行,瑞典的难民都是吃福利的,而法国的难民问题也很严重,挪威和芬兰都坚决杜绝了难民涌入,难民让极右翼上台抓住了机会。

对于以德国为核心的西欧来说,能源安全是生命线,因为英国和挪威都有油田,法国有北非原油,德国历史上就没有殖民地,除了进口石油,必须要有稳定的天然气,但德国旁边的波兰是跟随美国的铁杆小弟,历史上波兰确实被英法德俄坑的很惨,所以追随美国是国策(站在他的立场是对的),也成了阻挡俄罗斯西进欧洲的第一线,美国的导弹部署在波兰。

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有两大客户,第一是中国源源不断的买原油;第二就是德国买天然气。

德国的利益决定了不能和俄罗斯敌对,但很无奈的,默克尔下台后,被极右翼和猪队友拖下了水。

假如欧洲英国俄罗斯融合,美国地位顷刻间就会地动山摇,欧俄共同体将会是无敌的存在,乌克兰法国西班牙有农业,俄罗斯有能源矿产,英国有金融体系,德国法国意大利有制造业,更关键的是俄罗斯一旦融入欧洲,军事威胁就消失了,美国的军事存在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美国死也不能让这种事发生,替成了世界超级搅屎棍,一定要搅得欧洲四处升烟,但你得承认,霸主的手段是当真厉害,俄乌战争开始,欧洲也完蛋了,美国的心腹大患之一就解除了。

对,欧俄对抗,美国安心一半,另一个心腹大患就是我们中国了。

中国和俄罗斯必须走近,不管历史上有多少恩怨,因为俄罗斯的原油供给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能源危机,不过俄罗斯喜欢背刺盟友,历史上一直如此。

我们支持伊朗同样也是解决能源危机,因为通过巴基斯坦港口可以输送原油到新疆。

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搞联合也在动摇美元霸权,假如中日韩+东南亚+中亚联合起来形成亚元,美国也会在顷刻间地位不保,所以同样的,中日、中韩、台湾、新疆、西藏、印度等等,都会成为对抗的火药桶,都有可能爆发。

澳大利亚控制了中国需要的优质煤炭和铁矿石,澳大利亚与中国敌对,比美国还强硬;芯片供应则来自日韩台,再加上必须走海运的能源供应,中国就在芯片、原油、铁矿石、煤炭几个命脉全方位的受制于人,只有和谈一条路。

谋划出来这一切的布林肯确实是一等一的战略家,如果不是美国内部山头林立,多方掣肘,我们的压力会更大,当然,敌人的内部问题就是我们的机会。

整个欧亚大陆和美国的博弈,大约就是这些了,风险和机会同在,还是非常清晰的。

461/1095天(2022-9-20)
饮食:早:鸡蛋牛奶蔬菜;午:蔬菜沙拉;晚:酸奶面包
锻炼:瑜伽45分钟,冥想站桩30分,八段锦15分
睡眠:11.30-6.30(2小时37分深睡)
体重:141.2
读书:《罗马史纲》《管子》《蒙古秘史》《漫长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