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是怎么嵌入意义系统的?

发布日期: 2022-08-22

人类走上生物链巅峰是因为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协作,这就演化出了组织学。

一切组织、机构、或者群体都是靠凝聚共识而成,政治、宗教、商业、社会秩序,世间百态归根结底全是这个“共识”。

信仰是指导人生的精神准则,可以是意识形态,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智慧,也可以是崇高的境界;但宗教是社会组织学。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通过宗教活动来凝聚群众和共识,然后根据各种细节的问题演化博弈出系统化的规则,所以宗教的伦理教条是慢慢演化出现的,即便是同样的发源,也会有不同的教义,甚至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还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释迦摩尼、真主或者说基督,教义其实并不是他们创造的,而是解决社会矛盾和信徒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生长出来的,由此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化出细致的教义,和不同形态的“教主”。

佛祖过世,弟子们才一起总结典籍,所以流传的佛家典藏当然就会有弟子们的意愿,而且跟佛祖原意是一定有偏差的。

发现没?儒家也是一模一样,孔子过时,弟子们一起总结编修经典,进而演化成儒门八派。

其实任何组织的传世典籍都可分两类,一是对外宣传的,还有就是内部修习的,对外对内肯定大不相同。

佛教典籍的”经“就是宣传和推广用的,比如《阿弥陀经》宣扬”极乐世界“,《妙法莲华经》讲我们大众耳熟能详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但凡耳熟能详,那一定是容易深入人心的故事;还有大头重典《华严经》、《般若经》的内容其实都是用作宣传的,用作自修的无非就是勇猛精进、”五十三参“。

内部自修首推”律“,不管青黄显密,都有戒律,本来是不允许未受戒者知晓的,而且代代只是口传心授,不立文字,在吸引信众的演化过程中,有了记载和典籍,我们现在看到的凡是带”律“字的,比如五分十诵,都是用作内修。

当代佛家第一大德梦参老和尚修的就是律,其衣钵传人如今真容寺住持隆明师亦是修”律“,言行举止极有法度,自成气象。

还有就是”论“,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都是理论专著佛家历代高僧大德的经义著作,类似如今学术圈的论文,这是纯粹修行内用的。”经“、”律“、”论“正是佛家三藏,玄奘大师的唐三藏便是来源于此,佛法高深到三藏皆通,那是真正的宗师。

我曾有幸向梦参师请法,他对我说佛家精要在《金刚经》,而《金刚经》通篇精义不过就是四字:”善用其心“,我这一世修行也不过是对此四字的不同程度的领悟而已。

最源头处是释迦牟尼悟到一些智慧、是对这个世界的解读,是古印度顶级智者的思想,可若只讲道理,就不是宗教了,道理和信仰在现实中会有大量的矛盾,需要适合水土的、更多的道理来解决矛盾,就这样,佛的思想终于成了佛教。

一切宗教要求崇拜,“佛法僧”三宝确立之后,要求信徒“皈依”,于是,先知者就成神。

“你”要不成神,弟子们没地位,本质上,和房玄龄杜如晦逼李二果决夺位一样,你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

世界万般,皆是如此,到了现世,也是一模一样。

431/1095天(2022-8-21)
饮食:早:鸡蛋蔬菜牛奶;午:蔬菜海鲜;晚:蔬菜虾饼
锻炼:瑜伽45分钟,冥想站桩30分,八段锦15分
睡眠:12.00-7.00(2小时44分深睡)
体重:141.2
读书:《条顿骑士团》《托洛茨基自传》《管子》《现代中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