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信息茧房,保持成长
发布日期: 2022-08-20
大多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好为人师。
从进化来讲这是展示优势获取更多资源的方式,人前的滔滔不绝真的可以带来颅内高潮。
我们跟人交流,也喜欢找价值趋同的人,能聊到一起是一种很享受的体验,同频同调的应和产生极大畅爽感,进而会视作知音。
如果聊不对路有两种情况:一是价值观、意识形态不同,那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在一个认知世界里当然相看两厌,还可能会伴有这样的内心独白:“一个人怎么可以蠢成这样”;另一种是认知有高低、境界有差距,只能被动接受,完全插不上话。
这两种都是让大脑不舒服的。
一方面是颅内高潮,而另一方面却是冲击和不舒服,很明显我们日常的下意识选择往往就会是错误的方向,总是选择呆在舒适圈。
面对面的请教、对话、交流是有效的成长方式,而所谓野蛮成长莫过于逼迫自己跨出舒适圈,有意识地找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交流,过程因为大脑接受很多攻伐而痛苦,不破不立,这是最具成效的认知迭代法。
如果总是让自己的大脑舒服,那只能龟缩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永远也出不了头。
当成长或是事业到了一定瓶颈,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相对夯实的基础,资历、人脉、能力、学识都具备相当深厚的积累,想要有所突破,就得故意找压力、在短时间内承受更大压力来,并以此寻找契机。
做闭门会的一条铁规就是参会者一定得是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就是要确保与平时接触不上的人交流,同样一个话题有来自各个维度的解读,当然会有开脑洞的感觉,这是最有可能开辟新思路、看到新世界的方式,也是持续迭代的重要途径。
多与价值观不同的人交流,可以反向塑造我们的大脑,养成包容、多元的思维,因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是凝练气度的不二法门。
如果是境界上的差距,那更是难得的机缘,也是最大的福气,挑战自我,喜欢甚至享受自尊和智商被碾压的感觉,每一次被虐都是极为宝贵的成长机会。
爱折腾的性格底色注定只有不断进化才能带来满足和充实,只要过的舒服大脑就像消防报警器一样警铃大作,继而生出强烈的危机感,所以即便是放松也真的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睡一晚就自动转入最习惯的、平淡如水、从容高效的节奏,就像永远有一个成长教练在我旁边提点监督。
我有每天雷打不动的锻炼、写作等等的日课,还会经常找大牛、师长当面请教,其实就是苦苦找虐,能被碾压真的是福报,永远都要明晰自己在各方面的巨大差距,为了哪怕一丝拓展认知局限的可能都要拼尽全力。
只有持续的危机感才是保持恒久进步的核心驱动,而向牛人请教学习、和精英深度探讨就是有效的方式。
让大脑不舒服。
429/1095天(2022-8-19)
饮食:早:鸡蛋蔬菜牛奶面包;午:蔬菜海鲜馅饼;晚:蔬菜酸奶
锻炼:瑜伽45分钟,冥想站桩30分,八段锦15分
睡眠:11.55-7.00(2小时41分深睡)
体重:141.2
读书:《条顿骑士团》《托洛茨基自传》《管子》《现代中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