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能力是在极端的场景下淬炼出来的
发布日期: 2022-07-09
世界正处于大动荡中,最近接二连三发生匪夷所思的事件,每次发生,都会有朋友和读者询问如何解读,我的回答都是一样:只不过是大系统的结果。
这句话很模糊,咋看上去没啥意义,如果是老朋友或者老读者,都知道我是反复强调构建系统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系统,一个此刻发生的单一事件必然是系统演进的结果,想要明白单一事件是咋回事,就要回溯系统。
今年从开年以来就不太平,很多热点事件,俄乌、制裁、动态清零、唐山、直到近几天的欧派克秘书长离奇暴毙、英国首相辞职、安倍被刺杀身亡,我在从去年底就开始写文章根据数据做推演了,这些事件无一例外的都在推演范围内,比如美国通胀剧烈(我这类职业交易员从19年就开始紧盯美国通胀了,20年因为疫情大放水通胀成为一个确定性事件)必然要在全球范围内引爆危机促使美元回流,那么有足够体量缓解(注意我的用词,缓解而不是解决)美国自身问题的只有两个对手国:俄罗斯和中国,那么在中俄周边拱火挑起摩擦就是百分百事件,中俄应对的方式无非外交和暴力,俄乌战争不过是确定的几种可能、相对小概率的那一个在现实中发生了而已。
再说欧派克秘书长离奇暴毙,只要知道他是硬顶着不增产降油价的关键人物就行了,他的结局无非是在下榻的酒店被设套性侵然后下台、或者死亡,当死亡在现实中发生时,就要知道他的影响力太大,以致于没有他很重要。
再说昨天的全球热点安倍身亡,这个只要看我在二月份突然连续三篇专门写伊藤博文就知道了,他的死也是一样,影响力太大以致于没有他很重要,日本一只脚已经踏出了悬崖。
这个世界是系统演进,按照概率有集中可能性,你根据概率做好应对就是,我强调的“情报第一”,是在动态演进的情况下根据概率变化提前判断进而押注。
我的写作都是围绕系统和概率在日常当中的训练而已。
通常我们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不知道什么”,还有两个象限区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脑在被信息不停塑造的过程中,信息和知识储备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知道并了解的,通常是自己赖以为生的手艺技能,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隐藏在背后,在不可见、不可知处发挥作用,我们往往根本不知道它存在,但它常常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于本能支配我们的行为。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急中生智、甚至救自己一命,根本原因就是在巨大的生存考研下,激发出隐在暗处的巨大的能量,这可能就是真正的竞争力。
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很多时候,没有相应的场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能有无限可能性。
我们经常问自己有什么能力,但却很少问能力应用的场景有哪些。
我们是不是有那种虽然并不是很常用、但能在某个场景下迸发巨大光彩的能力呢?
这其实是个关键问题。
所谓抓住机会,就是反复训练一个能力然后可以发挥最大功效的场景来临了,一击即胜。
两个年轻人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在关键的时候,其中一个在某个场景下利用了一项平时谁都不知道、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能派上用场技能,就这么完成一个飞跃,就此与另外一个年轻人拉开差距,这种现象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所以我们才会感慨: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很多在学校里表现很好的人,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逻辑可以游刃有余的应付既定规则下的考试,却无法适合社会中的复杂场景,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体系里,再如鱼得水的人获取的是专业知识,只能在单一框架的领域内做到还不错,可面对复杂时,很明显细分领域的专业并不足以获取明显的竞争优势。
今天我们都在说跨界,本质就是在更多维度下谋求认知上的优势进而获得竞争优势。
这个层面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平常看不见、常常被忽略、隐藏在暗处的系统中、偶尔起决定作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构成我们个人的真正竞争力。
我们一定要有意识的去训练这种认知能力,并且以与之相应的学习和教育去习得。
世界的本质是概率,人的竞争力取决于很多因素、或者说机缘。
但没有某种极端的境遇,我们就不太可能具有某种极端的能力。
就像马斯克的前妻说的:想要极端的成功,就需要付出极端的代价。
我们很想获得某种极端能力,就需要把自己置身于极端的场景中,做不到待己狠厉、不停的挑战极限、甚至面临生死,怎么可能练就极端的能力。
在极端方面,天道是极其吝啬的,付出百分甚至更多,可能获取一分极端能力。
很多人发生巨变往往是密集型的巨大打击之后,被迫堕入到一种主观上没人愿意陷入的极端场景当中,这常常意味着灾祸和苦难。这是不公、诅咒、打击,同时也可能是一种福报。历史上无数先贤伟人都是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铸就不世功业,他们最终获得极端能力和成就都可以说是灾难导致的结果。
灾难通常是突然降临的,没人主动接受灾祸,也没人愿意处理那样一种悲苦、疼痛的场景,灾难很容易打垮人,但要是精神坚韧扛住了打击,那么就是涅盘的契机。
就像锻炼,我们可以把自己置身于各种小挑战中,保持精神磨砺和困难耐受度,这样就充分磨练了心性。所以如果想要获取极端的成就,就必须拥有极其强烈的动机,在无法抑制的、澎湃的欲望驱使下主动激励、甚至折磨自己,把自己置入一种人为营造的恶劣环境中,多担责任、主动挑战自我、多结识各领域的牛人,这些全是有效的训练手段。
修行的目的就是:把困难当作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把应对困难当作提升境界的砥砺。
387/1095天(2022-7-8)
饮食:早:鸡蛋咖啡;午:蔬菜牛肉米饭;晚:蔬菜砂锅粥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2.00-7.30(2小时41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企鹅欧洲史2》《佛教史》《枪炮病菌与钢铁》
《基督教史》《新大博弈:一战中亚争霸记》《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