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生活点滴之中
发布日期: 2022-07-04
每个人都是场景反向塑造的产物。
有了这个认知,就会懂得我们自身的成长、以及教育,本质都是场景同化。
那么我们从小到大身处的是什么环境、接受的是什么信息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格和认知来,找个大段的时间、安静的地方,认真深入的回顾一下,我希望你是万分庆幸、而不是细思极恐。
反过来,我们能够刻意营造场景来教育自己、教育孩子,所谓春风化雨就是场景的潜移默化。
想想人类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和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有相当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景丰富度不同,会导致大脑的反向塑造有天差地别的不同,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听到的词汇是有巨大差别的。
先说学习能力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要么自身学识就不高,要么性格有缺陷,所以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每天接受的信息和听到的词汇是很单调乏味甚至粗暴的,比较典型的如吃饭、睡觉、听话、一边玩去,甚至会有夹杂着粗话的滚、老子打死你、小兔崽子之类,这样一些词汇包围的孩子,可想而知,他们的大脑塑造、认知世界就是由粗暴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被打击、以及情绪无法宣泄综合交织而成,习惯于逆来顺受、或者情绪波动,严重的还会演化成精神疾病。
而每天听到丰富词汇、接收到正向能量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世界是绚烂多彩,好奇心、探索欲以及心理都健康向上,发展的很好。
两种孩子,注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父母营造出来的场景构建了孩子的性格底色。
父母关系和谐首先就是成长特别美好的场景,孩子会天然的认为两性关系就应该这样。
我和妻子的教育核心就是信奉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做给他看,还会反复给孩子强调:“我们父母做得到才会要求你,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不会要求你,你也有权反驳以及拒绝执行”,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营造一个个场景,让孩子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构建成大脑认知,这就是我们的共识。
我们的家庭口号是“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念叨了,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征求他的意见,虽然他听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但这种姿态会被他吸收为理所当然。孩子在刚会说话的时候就跟我们一起买卖房产,煞有其事的参与决策,同样的道理,它可以不懂事,但却会在参与过程中自动习得决策逻辑,最关键的是他一直被尊重,一直是家庭中平等的一份子,我们共同决策,共同承担,共同成长。
周四的时候刚刚帮助儿子完成了人生第一笔股票投资。这些年一直有普及产权、金融、信用、杠杆、风控、复利等核心概念,这次是我爸妈让把这些年给娃的压岁钱存入银行(禁止我们取用),我就借此给他讲了不同的投资方式,存国有银行收固定利息是没有风险、但收益低的一种,我们给等额的钱,让他尝试投资股票,一边参与一边学习,十年后看哪种方式收益大,果然,商业参与经验丰富的我儿瞬间被激起了兴趣,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批公司筛选,并最终完成两只股票的投资。
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之中,彼此之间充分地交流感受、交流想法。
孩子处于学习的状态,父母跟孩子的认知、知识背景、信息储量完全不一样,这个时候要形成共识,什么情况下教投资最合适?我们就需要刻意营造场景,最后不知不觉达成一种共识,利益相关,此后他会更有动力学习跟钱相关的一切知识,这两天已经听完了少年得到上的巴菲特传和马斯克传。
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要尽可能多角度、多视角、营造更多场景,来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最差的教育就是好奇心被扼制,敷衍、漠视甚至打断、粗暴回应都会导致孩子选择不说,有疑问不敢去问,因为问了也得不到回应,甚至受到呵斥,所以渐渐就选择了沉默,大脑也停止了探索,停止了塑造。
长此以往,一定会导致最可怕的后果。
大脑浸润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中,形成只属于自己的认知世界。
所以场景越丰富则大脑越开窍,孩子的大脑可塑性最强。
我们自身的成长是对好奇心的充分激发,而教育是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
在现实中,从孩子变成一个成年人,却往往是场景逐渐单一的过程,社会把我们一致化,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秩序,统一的教育,在大熔炉中如何包邮自身的独立和个性,是成长和教育的真谛。父母如果是终生学习者,自然就会主动营造更多的场景来拓宽自己的认知,当然也会小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社会的大熔炉中,父母不会去粗暴地单一化孩子的世界。孩子每历练一个场景,也就意味着他的感知方式更精确,他对人、对事、对整个世界的态度也会更加的细腻。
单一化的方式带有非常粗暴的痕迹。
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多维立体,个体的感知就是丰富、且平和的,这样的人面对一个场景、一个人、一个事的时候,会自然调动其多层次的感知能力,来观察、思考、应对这个世界。
所以,让孩子体验更多的场景、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让这个世界以一种丰富多彩的面貌印刻在孩子的大脑里,这是为人父母可以给到孩子最重要的礼物。
382/1095天(2022-7-3)
饮食:早:鸡蛋咖啡;午:蔬菜沙拉;晚:蔬菜鸡蛋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9.10-4.00(2小时51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企鹅欧洲史2》《佛教史》《枪炮病菌与钢铁》
《基督教史》《新大博弈:一战中亚争霸记》《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