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是障碍?正好相反,无知才是
发布日期: 2022-05-24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是由每天接触的信息反向塑造大脑构建的,所以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范围就是认知的边界。
比如很多人从小到大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下读书升学,大脑构造就是围绕考试升学的,认知就是象牙塔里书本上的东那些东西,这种人很常见。
进入社会后,可想而知会有个体认知和现实世界的碰撞,在暴烈打击下会被迫重新构建认知框架,然后开始学习新东西,适应新的环境,等到完全适应、甚至在现有环境中出类拔萃,就又形成了、更精确点说是触达达到新的认知边界,直到下一次的落差冲击。
去年以来,无数人在感慨抱怨,本质上就是遇上了新状况的冲击,无所适从下的情绪发泄,只不过这种世界性的大变革,大到中美这种体量的国家都在适应、探索新边界。
我们经常说个体或者组织有了傲慢心,会使失败的概率大增,其实只不过是边界限制了视野,所谓的傲慢更精准来说是一种无知状态下的理所当然,固执地认为只有自己的认知才是唯一存在、真实的世界。
有了这层体悟,就会发现“谦卑”的反面不是“傲慢”,而是无知。
刘慈欣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坚决不认同,傲慢不是一定会导致失败,无知才会。
傲慢是鄙视链中的看不起,是居高临下,但并不一定会让失败的概率增加,因为阶层不同看不起低阶的,或者在本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或者成果,有资格傲慢,但这样会一定导致失败吗?
不会,导致失败的是无知,真正的牛人可能傲慢但永远在学习。
这就是底层逻辑,那么我们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构建不让自己无知的系统。
再看我的三大系统支柱,“进化为乐”、“万物皆备于我”和“科学精神”归根结底就是避免让自己无知的。
眼界开阔,思想包容,喜欢学习,渴望求知,并有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这些统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把控风险,降低失败概率,避免因为无知而犯错误。
我自己极度自信,没有什么不敢想、不敢干的事,甚至有些狂妄,但绝对不会无知,不会以为自己的方法和思维可以包打天下,永远谦卑,知道这个世界上那些真正力量的存在,我们其实一无所知。
什么是一个人在这世界上最大的机缘?
遇贵人。
贵人就是那个不仅打破你的认知边界,更能提携到高密度、高量级的高维度的人。
我们说万卷书、万里路都不如高人指路,就是这个意思,”指路“就是破无知。
尘世历练,步步修行,永远有人破无知,就是永远的福报,这就需要我们构建系统的全部意义。
我小时候学习不好,反而容易奠定向所有人学习的习惯,近乎本能;混迹社会又赖以为生,学了一些机巧,同龄人中比较快速的取得世俗的成绩,却以为自己这一套机巧就是应对世界的利器,当然就受到了狠狠地打击,于是才对”甘于处下“和”谦卑“有了根本的领悟,并以此发展出一整套思维系统。
有了系统,此后才算是在复杂世界中尽可能的防控风险,自己可控的因素做到准备周全,随时迎接复杂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如果能做到”先为己之不可胜“,就能最大概率的把意外转化为契机。
回到当下,就好像我在16年房价暴涨的时候迅速出清,如今的局面早有先兆,在20年全球大放水的时候迅速转型布局,眼下看着乱,其实是大环境在格式化,然后释放出改天换地级别的生存资源。市场不好吗?市场上没钱吗?我在跨年的那篇文章里说的非常清楚,专精特新、数据确权和共同富裕,凡是在这方面发力的,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资金聚拢都是极度丰裕的。
有人觉得难受,也有人闷声,还有人磨刀霍霍。
适者生存,亿万年来就是铁律。
341/1095天(2022-5-23)
饮食:早:杂粮糊;午:蔬菜鸡蛋沙拉;晚:香肠炒饭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0.15-6.05(2小时59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企鹅欧洲史2》
《原则2》
《技术与文明》
《水浒传》
《千年金融史》
《佛教史》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变色龙才是政治的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