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坐稳扶好就能赢

发布日期: 2022-04-08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信息交换、以及规模协作(能量利用)。

从几个个体到部落、族群、乡镇、城邦,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着技术的迭代实现更大规模协作的过程。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内一直都处于文明顶端,根本原因就是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个体协作、管理,并把“大一统”的理念烙在每一个个体心中,因为“大一统”是农耕文明中最高效的信息交换和能量利用的组织方式,所有的帝王将相、百家争鸣、外儒内法、科举朝堂,都是实现大规模统治的尝试和手段而已。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借助科技可以实现更多个体、更多地域、更多城邦、甚至更多大陆的协作,技术、贸易、殖民、战争等也都是大规模协作的外显形式,并最终演化出来与更大规模协作匹配的规则秩序。

所谓海洋法、商业文明,都是与规模最适合、最有效的、阶段性的、秩序。

为什么农业耕种、工业蒸汽机、铁路、电力、互联网这些才算得上革命性的技术?

正是因为它们推动了更大规模的协作、更高效的完成信息交互,这才是最底层的发展逻辑。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过是一浪接一浪的在冲击更大规模协作,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思想上,完成突破则顺利进阶,没有突破,则伴随着牺牲、天灾、人祸、疾病、饥饿、甚至战争,到了极端,只有战争这种暴烈的方式才能催生出革命性的技术。

也是当今一系列动荡的根本。

顺着底层逻辑,再看如今的局势,就会有清醒的认知:全球化是唯一的路,逆之则亡。

美国称霸不足百年,在各方势力的冲击下已经显露出明显的颓势,但依然是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我们国家与之综合实力的差距不下五十年,这一点要有清醒认知。

可现在动辄“中美”,全球局势也在围绕着中美博弈剧烈动荡,要知道仅仅是十年前中国还根本不足以被视为像样的对手,过去日本、德国、乃至整个欧盟都曾接近美国,但也仅是苗头初现便被扼杀。

为什么有着庞大的实体生产制造能力、且有着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在美国的重压下根本谈不上竞争力、更遑论产生威胁呢?

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是唯一可能对美国形成实际威胁、甚至取而代之的国家?

这两个问题的基本逻辑其实是一样的,世界经济发展现在进入到一个新的瓶颈,也算是全新的阶段,富有价值的、含金量最高的东西,不是商品的廉价和丰富,而是经济总量和购买力。

其决定作用的是消费总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拥有的总市场空间。

唯一可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力量是:比他更大的协作规模。

其他经济体比如日本、德国,体量不足以形成威胁,且没有自保能力。

我们多年来不断强调“中国市场”,就是想指出中国在作为“世界工厂”之外,还有最最重要的市场空间。

对于坐拥世界最大统一市场的中国来说,未来如果能妥善利用好规模空间,发挥价值,对正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意义重大,是可以增加中国博弈能力的最重要筹码。

这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内循环的根本逻辑。

中美之间的关键之争,也在于世界规模化协作的支配性影响力。这就是为何市场开放问题始终是过去十几年美国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而金融开放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但现在的局面易转,中国搞一带一路、亚投行、投资亚非拉;而美国在退出自由贸易、强调美国之上、搞贸易保护。

在金融大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评级市场、券商及投行市场等,都加大了对外开放。境外资金都在布局,加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原本处于严管状态的期指等对冲工具,也有望纳入真正开放的范围。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趋势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会与过去制造业、消费市场一样,成为真正的“大国市场”,而且是不可对抗的趋势。

一方面,市场的大体量保证了市场对波动性的承受能力,而且如果中国的金融市场有足够的“纵深”,也不那么容易被操纵,这种特点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的继续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令全球经济陷入极大不确定性中,再加上各种出其不意的政治事件,使得全球资本市场一直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稳定就变成了竞争力,外部越动荡,内部稳定就越是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背景下,国际资本正在迫切寻找一个既可以避险、又能提供适当收益的市场。此时,中国金融市场拥有作为大国市场的优势,不仅能吸纳大量的外来资金,也能抵御资金进出的波动。

技术、金融和文化,是大规模协作的最重要因素,我们看到,一切的博弈都是围绕这三点在进行,而这就是利益聚集之地。

最近的博弈,我们在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稳定,而敌人在不惜一切代价让你乱。

坐稳扶好就能赢。

296/1095天(2022-4-7)
饮食:早:咖啡牛奶豆类;午:蔬菜牛肉;晚:酸奶杂豆麦片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1.30-5.30(2小时44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毛泽东选集一》
《实录毛泽东》
《北上》
《美第奇家族的兴衰》
《原则2》
《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
《商贸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