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亲
发布日期: 2022-04-04
我的修身正法是《童子五十三参》,万物皆备于我、天地皆为吾师,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学徒(Apprentice)”,一身本事有八成是自学,且都是在现实的博弈中精简下来的。
比如学英文,第一个用的素材是众人皆知的《老友记》,一集不足20分钟反复听说100遍,生生把自己从小白练得可以和人对话,出国后相对顺利的完成了落地,然后就是在公园找流浪汉聊天练口语,再后来做生意厚着脸皮硬上,选的素材正是特朗普出品演出的”Apprentice”,直到现在,进入到会议室之后的勾心斗角、唇枪舌剑依然是我反复演练的模拟场景。
用笨办法平推,练到皮糙肉厚,这世界没什么能真正挡住你的。
第一季名人学徒最终的胜出者皮尔斯,严苛冷酷利益至上,受到了很多人以及观众的责难,但他就是拿结果说话,一路杀到决赛,问他代表的军方慈善部门负责人:“你会不会介意我刻薄尖刻、不留情面(mean)”?
那位负责人女士面带微笑的回复:”the meaner, the better,越刻薄越好”。
这就是成事的核心,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你得掌控更多资源,资源多寡代表生态位。
所以真正的领导者,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一整个利益共同体,可能不拘小节,可能刻薄无情,也可能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可能是我们大众眼中的流氓,但只要谋的是团队利益,为了最终目标不计毁誉,那就是好领导。
这就是人生,先攫取资源让自己生态位攀升,再带亲人、家族、朋友一起攫取更多资源,而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正是因为代表了更多陌生人的利益。
每个人都是利益代言人,境界高低是资源利益的多寡。
组织、机构、城市、国家,也都是如此。
我们在一生这有限的时间内,不停的付出来积攒资源,百分付出可得十分关注,十分关注可得一分支持,这是做事的全部逻辑。
从起心动念开始,把一个想法拿出来接受测试,和外界交互、博弈,最终一点点的落地执行,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和最初设想的形态千差万别,但,却是集合外界反馈和众人建议的精华。
心念就是发愿,把自己的愿景从大脑中通过语言讲出来,这是从网状信息到有逻辑、有画面的发酵过程;再到讲得别人能听明白,这又是一个漫长且折磨的阶段。
只有讲给别人听,才知道自己的认知和真实的世界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代表自己认知的愿景可能根本就不现实,也可能根本就得不到认可,你在别人的质疑、攻伐和建议中,可能退缩,也可能是愿景在磨砺中愈加坚实和清晰,你不断矫正和调整,不知道多少次后,如果你还在,会凭借认真执着收获几个将信将疑的观望和关注,你在愈见清晰的愿景加持下,做出一些行动,有了一点点成绩,这个时候终于出现第一个支持者。
然后把这个过程再来一次,要么失败,要么拿行动和成绩换来更多的支持者,如此反复,九成九失败,反过来,一旦功成,攫取的就是拿九成九失败的所有资源。
这就是修行。
我笃信的是:“贤者多如牛毛,亲者凤毛麟角”,一个人终究能不能成事、是不是有资格成为一个领导者,就在于能多大程度上把遍地都是的贤者变成亲者。
这是一个执着、煎熬、雕琢、抗争、磨合、沟通并最终交付信任、一起绘制愿景的过程。
领导者要有极其强大的心量,能够百折不回、把自己的愿景变成更多人的共同愿景,并带领大家打一场又一场的胜仗,攫取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资源和利益。
所以领导者需要始终心怀大愿景,不为眼前利益或者诱惑左右,看得更加长远,目光长远则需要保持理智,一身之系重于泰山,把自己的愿景变成大家的共同愿景,那么自己就是众人的利益代言人;不得为个人情感所困,凡事都要为大家利益着想,这就需要做到身先士卒、站在大众利益做决策、冷静理智,事业足够大的时候,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像马斯克的前妻形容的那样:极致的成功需要极致的付出。
作为领导者,你能承受得了多大压力和孤独,才能驾驭多大荣耀和财富。
至高角色帝王索性会以“孤、寡”来称呼自己,高处不胜寒,称孤道寡是客观使然。
我们商界中的领导者要用尽手段为整个团队谋取更大的利润,训练和工作时越严格越好,因为细节的严苛是为了最终的结局,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是在一场场的大仗中磨合成型的,对外领导者代表着整个团队的荣誉、形象以及利益诉求,要有“我的人只能我来说”的护犊子作风,以一己之身承担来自外界的舆论、重压、利益侵犯,让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心安理得、腰杆挺直,知道只要有你在,他们就不需要考虑任何工作之外的事,该有的利益一分都不会少。
不计毁誉,一身担责。
所以好的领导者不一定是好人,甚至极大概率不是好人,因为担责意味着泥沙俱下。
项羽出身高贵,武勇盖世无双,对虞姬有情有义,符合大众熟知的英雄形象,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受万世景仰的失败者,然而,那些拿命跟着他、兵败身亡的江东弟子呢?
范增呢?陈婴呢?龙且、季布、钟离眜呢?
而刘邦,不置产业、地痞无赖、拈花惹草、吹牛无算,但他却是古往今来受历代帝王敬佩的王中王,跟着他的同乡故友个个名垂青史,家族荣耀,他是伟大的领导者,原因只有一个:为亲者谋利益。
把贤者变成亲者,什么是亲?
内外一体,利益共享。
亲者是自己的基本盘,在商界是自己的团队,在政界是利益联盟以及支持的选民,在军界是自己的嫡系亲军,最能体现人性的军事果然用词最是精准。
人类文明的演化史,是围绕生存资源竞争的奋斗过程,说到底是民众协作在一起的生产或者暴力,太平年景是生产,动荡乱世是暴力。
载入史册的帝王将相、先贤名臣都是号令大众的宗师,治世用思想,乱世用刀枪,底层逻辑就一条:把更多人变成亲者并谋划好他们的利益。
基本盘是唯一需要真正考虑的事。
有了这个认知,分析政治就能入骨入髓,中美之争,美国的利益是什么?哪些是共和党、哪些是民主党的利益?哪些是拜登自己的利益?这么一分析,公私交集是利益底线,其他一切可谈。
再看我国,执政的基本盘是什么?到眼下关口什么举措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因为资源有限,政策方向的先后顺序可以说就是按亲疏排的,也能解释去年以来不管是教育、房产、或者是抗疫的政策,受益的就是基本盘,有损的至少是基本盘边缘的,骂骂咧咧的肯定是基本盘之外的。
而基本盘的利益就是资源集中的流向,也是我们普通人的机会。
这是我为什么说领导者核心且必备的一项素质是:敢于承担责任,而且是不计毁誉、甚至不择手段的为亲者谋利。
从旁观者变成亲者意味着对你交付信任,要知道背弃信任是最令人痛恨的,要敢于把亲者的利益甚至未来承担起来,至少是在成为亲者的很长时间内都要变得更好、成长更快、获利更多,如果无法满足,则比外人对彼此伤害更大。
绝大多数下台甚至身死的领导者的根本原因就是令亲者寒心,上台之后置基本盘利益于不顾,企图讨好对手盘或者更多人,这是我说“贤者多如牛毛、亲者凤毛麟角”的核心逻辑,基本盘是唯一需要在意的。
数不清的枭雄豪杰,甚至是山贼马匪、流氓土匪都是好的领导者,比如与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残酷嗜杀、冷酷无情,可照样追随者众,还有忠心耿耿誓死效忠部署猛将,要不是运气不好,中冷箭而亡,最后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就连半圣曾公带兵都不得不纵容部将屠城和劫掠。
成为合格的领导者绝无侥幸,都是为亲者谋利的代表。
说回到我们普通人的日常,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对外人礼貌周全、对自己人求全责备,所以大多人无法成为领导者。
一条心法一以贯之,看一个人的利益重心在哪儿。
在和平的商业世界,自身修行、家庭和乐、战友一心,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只有每一步都做好了,才能进阶为更高的利益代言人。
这是一个讲究协作、个人英雄主义式微的时代,你无法相信一个自己放纵、家庭不稳的人能真心诚意的人谋划其他人的利益,没有系统,在时代洪流前几乎没有反手之力。
成事的根本就是这样,说复杂其实也挺简单,将更多人变成亲者并时刻维护亲者利益,如此而已。
292/1095天(2022-4-3)
饮食:早:咖啡牛奶麦片;午:蔬菜牛肉鸡蛋炒饭;晚:蔬菜麦片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2.15-8.10(3小时27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毛泽东选集一》
《实录毛泽东》
《北上》
《美第奇家族的兴衰》
《原则2》
《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