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危机,现代特洛伊
发布日期: 2022-02-23
历史学是未来学。
读史已经成为我的战略级别、进入日课的固定时间投向,越读越明悟,越读越通透。
比如“信用”,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资产?在信息时代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资产?
一张纸成为流通的货币,在唐宋时代就被发明了,其对应的是铜钱,铜钱不方便携带,于是就出来被称为“交子”的纸,算是最早的纸币。但后来朝廷拿走了印刷权,又对“信用”没有认知,随意印刷,导致交子最后成了废纸。
明朝的朱元璋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最后银子被选中自发的在民间流行,成了明朝的货币。
明朝的银子来源于海外,一是日本,二是马尼拉,马尼拉背后是墨西哥的白银。明朝的经济综合实力对应白银始终不够数量,所以要不停的进口白银。海盗王植,本质上是国际贸易商人,出口日本的是大名们喜欢的丝绸,换回的是白银,可惜王植被诱杀,造成了倭寇之乱。
到了欧洲巨变,西班牙国王需要偿付意大利银行家的贷款,大量收缩流去中国的白银,同时黄金与白银的配比也发生了问题,商人们也在欧洲与明朝间做黄金白银的套利,于是明朝就出现了货币枯竭,再结合天灾人祸,财政失衡导致裁员,下岗公务员李自成振臂一呼,明朝军队连军饷都发不出,外面清兵一闹,大厦坍塌在一夕之间。
崇祯是个有理想的皇帝,想着励精图治守住祖宗基业,但他是信王,接受的不是帝王教育,而是忠君思想,没搞明白状况,杀了魏忠贤,失去了当裁判的超然地位,相当于自己下场赤膊上阵,最终发现没有九千岁搞不回来钱。
当然我们从上帝视角看,真正的风险,在外来的白银成为货币那一刻就已经种下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又放弃了粮食实物,以白银缴纳,等于变相掠夺农民,西北的农民就只好抛荒,流民就形成了规模,遇上天灾人祸,有野心家振臂一呼,于是风卷残云。
到了现代,索罗斯是个相当哲学家的投机者,十几年前,他就跟中国的领导人说:你们要学会金融规则,否则会像日本一样,在贸易上赚的钱,在金融上输掉。
领导人肯定听进去了,反正我第一次听到这话时,惊为天人,感觉大脑被劈开,一道亮光进入,此后我的行为作风,通通都是金融思维在主导。
中国先是忙着替国有体系解困,再后来炒卖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把金融和信仰结合,借房地产完成了无数人的跨阶,然后就到了现在的格局。
人民币最初没有或者说没实力建立自己的信用,锚定美元太久,张五常建议盯住一篮子商品,后来我们都知道实际是锚定住整个国土资源,如今正在寻求破局之道,最大也成功概率最高的是锚定:数据。
美国经济一般,给了中国喘息之机,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美国的通胀压不住了,美联储必须要加息,让美元正常化,然后人民币就不得不贬值,否则就要面临资本外流,直到外汇储备枯竭,到那个时候,人民币不得不大幅贬值。
资本管制治标不治本,除非彻底锁国、把国际贸易停掉,但凡强行管制,都会催生出游走于法律之外的行当比如走私,强制换汇会催生地下钱庄,管不住的。
尽管货币战争、金融战争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一个经济体说到底拼的还是人民治理、军事、科技、文化的综合,但金融战确确实实的可以毁灭一个国家,欧美的政治经济架构也有很大问题,但架不住人家金融体系强大、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转嫁风险,一道封印压死你。
经济学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底层的东西是什么?
货币信用和财政均衡。
美国如果失去美元信用,也会在瞬间坍塌。
如今的局面说白了很简单,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全世界都在放水,20年因为疫情放水达到顶峰,在各国都遇上问题时,全球的热钱就像千帆战舰的海伦,特洛伊战争因其而起,中美俄欧作为棋手,世间一切纷争都是棋手在博弈,争抢的就是热钱,大家拳来脚往、各凭本事。
至于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棋子,谁会在意?
打到最后,都是钱。
再往深里说,就看谁的信用更能使人信服。
货币就是你的经济综合实力,货币信用也就是财政收支预期。
金银铜铁历史上都曾作为货币,贝类皮革也曾作为货币,这些所谓天然货币,从物物交换而来,最终由于人类的扩张,需要稳定、的共同认可的媒介,金银因其产量相对恒定成为货币,但当经济继续扩张到金银数量无法匹配时,信用货币就上场。
人们信任信用货币,是国家信用背书的兑付。
当你用一个所谓数字货币,所谓比特币、以太币、无论什么币,都面临一个问题:它对应的信用是什么?
任何货币的背书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的背书是经济综合实力、税收和财政平衡。
其实具体到一个人也是如此,信用是个体靠持续的战绩叠加出来的,商业社会里的信用本质上是个人发展预期。
252/1095天(2022-2-22)
饮食:早:咖啡酸奶;午:蔬菜;晚:蔬菜鱼肉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1.40-5.30(2小时57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毛泽东选集一》
《分身》
《对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