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法者--伊藤博文
发布日期: 2022-01-13
说起伊藤博文,中国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中日甲午战争,伊藤是主要推动和决策者,另外一方面,伊藤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为自己国家谋划无可厚非,而且还曾面见光绪,帮助清朝维新改革。某种程度上,他对整个东亚的现代化、工业化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任何伟大的人物都是复杂且无法用善恶道德来评判的,伊藤博文是西方文明冲击东亚的历史大背景下,新思想与本土文化的融通者,制定规则并带动东亚融入世界的大立法者。
说伊藤博文,就不得不说他的老师吉田松阴,说吉田松阴就需要说黑船来袭,黑船来袭就是当时列强大博弈的世界局势。
一切要从俄国说起。
沙皇俄国的发展大战略是:摆脱寒冷内陆不利生存的地理限制,去争夺世界温暖海洋的出海口。
在俄国争夺世界出海口的大战略当中,有四个传统的战略方向,按照逆时针的方向依次是:德国西部的波罗的海方向,南方的黑海方向,东南方的波斯湾、印度洋方向,以及俄罗斯东方的远东太平洋方向。
而俄国在四个出大洋的战略方向上,最大的对手一直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
在英国人看来,俄国控制着从东欧平原到中亚草原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具有称霸整个欧亚大陆的潜力,如果再让俄国拿到这些出海口,顺利进入到大洋,那放眼世界再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挡得住俄国成为霸主。
更重要的是,近代大英帝国世界霸权的根基就在于她的印度殖民地,而连接英国本土与印度殖民地的海上交通线,就是整个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如果让俄国取得南方温暖海洋的出海口,特别是在黑海地中海方向、以及波斯湾印度洋方向取得重大的突破,那么俄国就有能力随时切断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极大削弱英国的海上霸权,甚至会进而攻略英国本土彻底终结大英帝国,所以这是英国绝对无法容忍的。
为了束缚住俄罗斯这条苍龙,不让他下海兴风作浪,英国人的“长缨”就是竭尽全力在俄国向海洋扩张的几个战略方向上不遗余力的围堵,哪怕发动战争也在所不惜,这当中就包括1853年到1856年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土耳其联军在黑海地区打败了俄国,将俄国西方出海的努力封印在了黑海一带。
事实上,后来继承大英帝国的美国,也几乎是采取了完全同样的战略去对付俄罗斯,从冷战时期一直到今天,美国大战略就是把俄罗斯牢牢封印在欧亚大陆北部内陆地区的苦寒之地,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著名的美国战略家布热金斯基,在他的《大棋局》当中就提出了所谓的战略支点国家的概念,从东欧到东亚还是逆时针方向按照数来依次是乌克兰,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和韩国,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能成为美国大战略的战略支点呢?
在地图上一看这些国家的位置就很清楚了,乌克兰的作用在于它封印俄国通往欧洲的方向,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作用是堵住俄国力量南下,到黑海地中海的战略方向,那么伊朗的作用是封住俄国进入波斯湾印度洋的战略通道,韩国就是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要塞,塞住在俄国力量东出太平洋的战略通道上(当然也是对付中国的桥头堡)。
历数现代欧亚历史上所发生的几次战争,从1950年的朝鲜战争开始算,后面几个1979年到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及今天正在进行的东乌克兰战争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发生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延续,都是掌握世界秩序的英语民族,围堵俄罗斯的地缘扩张,这个战略意义在200年之间都是一以贯之的。
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远东太平洋地区,发生了1885年到1887年之间的巨门岛事件,这起事件影响是非常巨大,直接关系到此后远东的国际关系格局,它的影响甚至一直波及到了今天。
根据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朝就把外东北包括海参崴在内的大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海参崴是一个天然的良水港,俄国就在东北亚地区争取到了一个出海口,至今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还在这,但是对于俄国人来说取得海参崴对于他的海洋战略来讲还远远不够。
海参崴是东北亚大陆濒临日本海的出海口,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所构成的这个岛链体系严密的包围俄国的太平洋舰队,要跳出这个狭窄封闭的岛链出到广阔的西太平洋,就只有通过日本主导的狭窄的对马海峡才可以,这也就是说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其实就跟他的黑海舰队一样,都被封锁在了一片封闭的海域当中,这就意味着俄国想要实现他自己的海洋大战略,仅仅拿下黑海上的克里米亚半岛或者是拿下日本海西岸的海参崴,那都还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黑海舰队来说,必须要突破土耳其下的黑海海峡,才能不受限制地进入到地中海,才能真正实现俄罗斯的海洋大战略,而对于俄国的太平洋舰队来讲,只有控制对马海峡才能不受限制地进入到西太平洋,才能真正实现俄罗斯的海洋大战略,
但是对于这个俄国来说,非常不幸的是经过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突破黑海海峡都不太现实,所以只能突破对马海峡。
实际上就在俄国霸占了海参崴的第2年,也就是在1861年,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员就已经开始试探进进一步占据对马岛的可能性,1861年的2月份,这个俄国就派出了军舰到了日本九州的对马岛,借口要修船,直接在岛上开始建造永永久性的海军设施,日本面对俄国实际的侵略行径,自然是提出了抗议,但面对这个要突破束缚的战斗民族,当时还在幕府时期的日本政府是一筹莫展,毫无办法,就在这个事件结束之后,德川幕府才开始洋务运动。
对马事件最后还是由英国人出面给它解了围,对于这个制海权、海权战略的认识,英国人是要远比俄国人深刻的。英国人对俄国太平洋舰队所面临的困境是心知肚明的,对于俄国出手妄图霸占日本对马岛的战略意图也是非常清楚的,出于围堵俄国的传统战略考虑,到了1861年的7月份,英国驻日本的公使就派了两艘英国军舰,逼迫俄国军舰撤退。
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让英国人大受刺激,不管怎么说,毕竟俄国在东北亚获得了一个可靠的深水良港,以这座深水港为基地,一支太平洋舰队日益壮大,压在大英帝国东方的侧翼,让英国人寝食难安,所以1885年这个英国的海军就策划了一起行动,妄图占据朝鲜的巨门岛,海军基地堵住俄国太平洋舰队南下的通道,那么1885年4月15日,英国人就派出海军舰船共8艘之多,霸占这座岛屿实现常态化驻军,但英国人这举动,在东北亚的国际关系当中就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巨人岛是朝鲜的,英国人不由分说便霸占了朝鲜的这块国土,那么朝鲜对英国是极其愤怒的,俄国人对此自然也是坚决反对,就连日本人都觉得在自己家门口常驻着这么一只强大的英国舰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今天这支英国舰队可以针对俄国,那么焉知明日国际形势一旦有变,他不会冲着我日本来的,再加上更重要的是这个侵略朝鲜,朝鲜是日本明治维新强国大战略的关键一环,如果要一个英国舰队驻扎在日本和朝鲜之间,这意味着什么呢?
朝鲜还有一个宗主国清朝,清朝对朝鲜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守土有责,不能坐视英国霸占巨门岛,除了派李鸿章去给英国交涉之外,还派出以定远舰为旗舰的北洋水师,以炮舰外交来威慑岛上的英国海军,到了1887年,在清朝,朝鲜,俄国和日本的联合压力下,英国就被迫从朝鲜南部撤军,从此英国清楚的认识到东北亚是海权力量的极限。
但是英国当然也不甘心从此淡出东北亚的国际局势,尤其他不能坐视俄国海军有朝一日南下对马海峡,于是英国就想着在远东地区扶持起一个代理人去帮助他去遏制俄国,那么英国人在远东扶持的这个代理人正是日本。
要知道日本在1861年对马岛事件中的这个软弱无力,到了1905年,居然就能在对马海峡跟强大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打一场主力舰队的海上决战,还能打赢,不过44年的时间,如果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算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击败清朝,赢得亚洲第一大强国的位置,仅仅用了26年,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一两代人的时间里,就从闭关锁国的落后农业国家摇身一变,就成了东亚首屈一指的、工业化的强国?这个日本究竟做对了什么?
211/1095天(2022-1-12)
饮食:早:咖啡鸡蛋;午:蔬菜;晚:蔬菜蛋炒饭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1.50-6.15(2小时39分钟深睡)
体重:141.2
读书:《维摩诘经》
《陈云文集》
《伊藤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