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成为稀缺的节点

发布日期: 2021-11-18

问:面对前路,既没资源,也没认知,一片茫然,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呢?

答:这是一个值得好好讲讲的、现实的问题。

首先,“既没资源、也没认知”就有问题,“没有认知”确实,“没有资源”就不一定了,年轻人受“没有认知”所限,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我反复强调的一个好习惯是“盘点资源”,可很多人都不知道从何盘起,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学识知识,还有家庭出身以及校友,总之一切可用到的统统都算。

初入社会第一步,摈弃“人一定要靠自己”的认知,立足于自力更生,更要善用杠杆加资源。

这个世界的演化,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所有人、所有物种、所有因素博弈的呈现。

每个个体参与博弈的筹码就是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包括出身、传承、智商、资金、学识、有效人脉等,资源丰厚则主动性强、话语权大。

看着高大上的投行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各大投行每年招的寥寥员工八成都是拥有强大资源背景的关系户,投行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包装最精美的中介,靠的就是资源,只会在名校中招小比例的精英做业务,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准时上下班甚至经常不上班的就是资源丰厚的关系户,总是加班的就是业务骨干,这就是现实。

所有的活儿都是骨干做,可大部分利润都被投行和关系户拿走了,公平吗?

无比之公平!

没有公司平台和关系户,业务能力再厉害,想干都没地方施展。

总得有人做事,这就是没有出身的、普通人的机会。

中国的高速发展不也是以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廉价的劳动力干其他国家不愿意干的产业、从而进入整个世界贸易组织、最终有如今地位的么?

再看各国元首极其政党,通过制定规则制度裹挟本国所有人民的所有资源来进行博弈,博赢了,则受益;博输了,轻则全民受损,重则国破家亡。

从社会关系、利益角度来讲,都是以拥有资源多寡来划分金字塔层次,资源多则掌握更多选择权,资源寡则身不由己。

这是最冰冷的客观事实,和道德无关,所以我们尽力攫取资源不过是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

马克思说一个人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资源其实就是一个人在这世间的社会关系,并不仅仅是惯常以为的人脉,而是信用、学识、金钱、技能等所有因素的综合。

比方说乔布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符合世俗标准的善良、道德,甚至符合关于渣的定义,始乱终弃、无情无义、极端自私、不懂人情世故,但他的作品却是他与这个世界交互的社会关系,也是价值所在点。

所以社会关系辐射面积越广,受众越广、越能形成共识,则这个人的价值越大,说到底就是倾尽全力的构建自己的信用系统、获取更广泛的认可。

这个时代就是在拼资源,不是仅靠自己的能力才公平,而是在做成一件事的所有成因中、你能掌控多少,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就是调动资源的能力。

张良的运筹帷幄和韩信的用兵如神都是顶尖技能,可都不如刘邦的知人善任、用人如神,刘邦最强的正是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样的资源最终能成大事。

当然像刘邦这样的王中王是极端的案例,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条件、也没机遇做风虎云龙的事,最好就是盘点自己的所有资源,时间、学识、注意力都算,相信我,当你对自己可调配的资源了如指掌的时候,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就会出现,然后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稀缺性,嵌入某一个价值链的运转中,成为一个节点,只有如此,才能慢慢累积,不断攀升。

155/1095天(2021-11-17)
饮食:早:咖啡鸡蛋;午:蔬菜鸡肉意面;晚:酸汤牛肉水饺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0.27-5.00(2小时44分钟深睡)
体重:143
读书:《霸王的春秋》四
《楞严经》
见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