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一定要靠自己?(续)

发布日期: 2021-11-04

昨天的文章看来是触到了很多人的认知底线,于是收到了很多带有不忿情绪的反馈、以及更大的疑问,总的来说就是:“踏实做人不是应该的吗?加杠杆那不是投机(倒把)吗?就是因为这种杠杆社会才变得这么心浮气躁、乌烟瘴气”。

答:踏实做人和善加杠杆并不冲突,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才是应该抛弃的。

举例。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房地产是冠绝全球的,就是国家的发展红利,如果个体及早上车购入房产,相当于加的是国运的杠杆,会完成第一波跨阶,有房和没房是两个世界,这个所有人都深有体验,有国运杠杆和没有是两重天地。

有很多本来条件很好的人十几年前在世人艳羡的目光中出国,如今反而普遍不如国内乘坐国家发展高速列车的大众。

运气>时势>出身>个人技能,除了个人之外的所有因素都是杠杆,而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即便是积极把握大势、勇于购入房产的群体,善用财务杠杆和秉持传统执念不用杠杆的也会有不小的差距,20年前,假定同样有60万的本金,沿袭一贯的借钱不好的理念、拒绝用杠杆可以购入一套房产,而加杠杆可以购入三套房产,经过20年的房价大涨,两人的财富规模早已不是一个量级,这还是一次操作的情况。20年间如果多次操作、甚至跨过跨地域操作,杠杆叠加累积的财富效应可以是不加杠杆的几十上百倍。

这是一路上扬的情况下,真实世界中这种国运级的大机会是极其罕见的,可以说中国公民只要买房上车都享受了这一波大红利。

如果杠杆用不好遭到反噬,亏损也是迅猛不及掩耳的,金融市场上加杠杆最终爆仓的比比皆是,就像一夜暴富一样一夜倾家荡产、跳楼自杀的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就是号称永远涨的中国房产,此刻也正在经历杠杆爆仓。

杠杆要不要加,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多维考验。

总的来说,成为人上人的都是善用杠杆的,加杠杆的能力可以慢慢淬炼习得,但不用杠杆只会被越拉越远。

财务杠杆加强金融经济财务知识,人生杠杆就是积极开放,加强综合素质。

个体的综合素质可以一专多博,自己的专业是与外界链接的长板,也是价值所在,这就是需要踏实的地方,而其他的知识或者技能或者兴趣就是杠杆,本质上是社交入口。

在还没成为业内数一数二的翘楚之前,你怎么为自己的专业争取到展示价值的机会,你的某个兴趣可能就成为杠杆。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专业是资产配置,总不能一上来就推销自己的长板,世界上的同行很多,怎么合适的获取第一步信任,这就需要很多高净值客户喜欢的语言,比如精神、宗教、健康和教育,这些都是很容易深入沟通的兴趣所在,也是从旁收集信息的好渠道,所以我必须得了解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营养学的知识,还得亲身践行佛学、道家、中医、健身等诸多让身心皆畅的法门,这样就可以在某一个、哪怕是很细分的领域成为牛人们的老师。我不需要成为多种领域的专家,只需要亲身实践、有实操经验,言之凿凿,可以就某一个话题发表独立见解,这就可以作为撬动社交、建立初步信任的杠杆,有了展示专业的机会。

这是我自己的撬动社会资源杠杆的路径,每一项知识或技能是一个社交入口,每一次社交都可能是展示专业的杠杆,善用杠杆,事半功倍。

141/1095天(2021-11-4)
饮食:早:咖啡鸡蛋;午:蔬菜牛肉;晚:海鲜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钟
睡眠:10.50-5.00(2小时57分钟深睡)
体重:143
读书:《霸王的春秋》三
《圆觉经》
《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鲜血、大地与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