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实操的故事(六四)
发布日期: 2021-07-28
我自从13年回国后,虽然有比例不小的资产在悉尼,但整整五年没回过澳洲,都是俺家领导经常回返处理业务,那次带孩子去美国NASA夏令营不成,计划不能变,还是要出国游学,就干脆到我们的第二故乡怀旧一下,所以就在悉尼带孩子沿着我们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大街小巷的体验,开眼界、长见识,接触异国风土,俺领导顺便处理一下家族相关的事务。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老早就已经是发达国家,developed,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从电视上看到歌剧院和蓝天碧水的环境心驰神往,04年抵达悉尼,不管是环境还是人文,都觉得人家不愧是发达国家。
在悉尼的九年半,我每年都会回北京居住两三个月,可以说内里感受、外部观察、伴随着祖国的一步步发展崛起,一点点的赶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08年是中国开眼看世界、也是世界首次正视中国的转折点,我们这些海外留学生体验尤其明显,我自己的心态也由羡慕、到适应、到对比、到选择,最后用脚投票。
悉尼是澳洲第一大城市,即便是这座国际化都市也50年没变化,倒是我即将回国的11年开始,多了不少新的楼盘和公寓,澳洲最大的地产开发商Meriton有一支非常强悍的Legal Team,通常是一边打官司一边盖房子,老板是犹太人,受难时在中国被庇护,出生于天津,颇有些孙子兵法侵掠如火的架势。
反观公共基建,且不说基本没啥变化,即便是立案开修也特别特别慢,预算通常大大超出,比如最近五年内悉尼人口增长凶猛,近300万,开始修城市轻轨,五年了还在慢吞吞的,主街出行造成极大困扰。
克林顿曾在竞选时说过一句至理:“it’s economy,stupid”,大到国家小到个体,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到经济上,经济好时一片和气,经济不好时就会显现各种问题。
大家觉得国内最近两年涌现好多社会问题,世风日下,坏人集中出没,悲观的甚至会觉得崩溃、世界末日等,其实问题早就有,只不多经济好时不是那么明显。全世界都一样,且不说战乱区,发达国家也是阶层分化对立、问题集中爆发,欧洲时有动乱,美国治安、种族问题迭发,就连举世公认最宜居的澳洲,也因为经济下行总理更迭,种族歧视愈加严重,所有的行业都不太好干,饭店因为门槛低越来越多,却无法维继,便宜的快餐比较火爆,Shopping Mall里人流稀少,在运费比东西贵的发达国家,没人流可就是没消费。
国内外国情不同,体制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就看谁能走到最后,毕竟历史是由胜者打扮的小姑娘,每一种制度、秩序都有得利者和受损者。
真实就是:过得好的闷声发财,过得不好的大声疾呼,利益受损的苦大仇深,每一种发声都不是全部,都是由屁股决定。
我自己当初为求突破毅然回国,才有了现在的生态位,所以无比庆幸那时选择了挑战。
不对比不知道,有了对比,选择也会更加清晰,人生在世,选择远远大于努力。
同样的道理,我们想要掌握主动,寻找机会,那么,就应该跳出圈层,尽可能的多看几个维度,他人所长可能就是自己突破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