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根实操的故事(六三)

发布日期: 2021-07-27

我们在悉尼每天就是带儿子外出,打算沿着当时我们夫妻相识的地方,带孩子故地重游并讲述旧时故事。计划的是挺好,一出Central火车站,我们相识的地方同仁堂悉尼分部变成了一家雅思培训中心,没有了场景当然也没有了意境,很粗疏的说了句“爸妈就是在这里认识的,当时还是家医馆”,前后不过两秒钟,再往前走,一如当天我带妻子前往的餐馆,不是很奢华,但蒸鱼青菜粥吃的极为熨帖,到了World Square拐角,我们第一次吃饭的“真不同”变成了一家江南菜馆,我和妻子相对一叹,别看悉尼几十年没什么变化,依然可以凭感觉轻车熟路,但留下我们记忆的地方却是少了。

五年时光,我从只想着赚钱的愣头青,到现在身负家庭责任、谋的是百年传承之事,伴侣和孩子给我的改变是更圆融、更克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今多的就是这点“退”的度。

教育孩子最好的途径莫过于身临其境的讲故事,家庭的一份子,就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尽可能参与家庭的建设,这一点很重要。儿子记事以来就在参与家庭事务,现在是要补上父母相识、相恋其后为一体的过程,从孩子的角度,他希望我们如何相处、怎样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参与都是极其重要的。

情人港有专供家庭日的游乐场,我们带他去玩,从旁观察。小朋友真的是形态各异,但都天真浪漫,置身其中能感受到蓬勃张扬的生命力,西方环境内成长的孩子们确实更加跳脱,生命形态没有任何的压抑,我儿子明显的要内敛很多,对玩乐的渴望加上我们从旁的怂恿和鼓励,才让他参与其中,而有些比如攀绳、登高、大滑梯等他认为有危险的活动就敬谢不敏。

城市中本来就没有我小时候漫山遍野疯跑的环境,对没见过的活动难免会有胆怯,如果没有孩子的疯劲,对于成长没有好处。要知道我小时候可是三岁就登高、爬树、上房,打架、捕鸟、追蛇、玩火样样不落,好些在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多安全隐患,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虽然不需要刻意放到山野里,但一点野性都没,对于男孩来说,是不利于性格养成的。

该怎么教育孩子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的做法是带他自己看,不会刻意的屏蔽,也不会营造自以为好的环境,好坏都让孩子自己看。

我们总说寻求真相,还总把真相和公道连在一起,但现实中,有多少人关心真相?

心心念念的不过都是利益。

由人类构成的社会科学,在时刻不停的动态演进,复杂系统下哪有什么真相,更多的是妥协和平衡。口口声声道德说教的,义正言辞寻求真相的,慷慨激昂蛊惑人心的,有几个肯花时间奔走在一线,有几个懂统计学、懂数据、懂逻辑的,而真正的圣人都在做事,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哪有时间表演?

再发达的国家也有人渣在,国家义务提供的是总体安稳的环境,即便是如中国全球公认的治安好,也时常会有恶性事件发生,全世界越是经济好的发达国家越欠缺安全教育,不管是为了统治需要也好,为了秩序井然也好,民众越来越平顺,根本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没有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这个年龄小时候有几个没打过架?有几个会把打架斗殴当个事?现在的教育呢?课外倒是有不少跆拳道之类的花架子,真正的动手自卫都在瞬间,哪有摆架子的反应时间,当然更关键的是没有安全意识。

发达国家的教育是遇上打劫不要动,乖乖把钱交给歹徒,保障安全然后报警,有几个留学生没在晚上被拦过?我自己是从小就习惯动手的,打不过就先躲再偷袭,动手时插眼撩阴扬土扔石头,核心原则就是让对方暂时丧失动手能力,从国内到国外,把自己保护的很好。

如果没有历练你指望突发事件能有自卫的反应?普遍都是吓傻了,然后哀求,哀求会激发歹徒的良知吗?只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

我们在孩子六个月带着到处旅居的时候,就开始安全意识教育,也亲眼见过不少斗殴场面,我在旁边给孩子指点教育,从小灌输的就是凡事靠自己,就像动物,打得过下狠手,插眼撩阴打动脉,第一时间让对方丧失行动能力;打不过赶紧跑,如果遇上威胁生命安全的时候,要永远把自身安全凌驾于任何法律之上,第一反应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动手或者自保,而不是什么求助或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