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找合作方的标准

发布日期: 2021-07-21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人们云山雾罩,沉浸在自己以为的幻境中,没有人看得清全貌。

因为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资源、所具有的禀赋各有千秋,有的人在特定条件下看到的世界比其他人更接近一点真相,所以也就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所谓洞察,就是认知和真实的契合度。

不管是学习也好,进化也好,还是修行历练也罢,说到底,都是为了一眼看穿本质的能力。

每个人如果想在各自领域成为翘楚,都意味着长时间的投入和专注,并做出被世人认可的成绩,然后以此作为和世界交流沟通的渠道。

这是安身立命的资本,也是获取声望名利的方式,以此为生。

当然反过来看,没有倾注过大量时间精力的领域,那就没有足够的认知,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地方,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不知道。

如今这个时代,知识真的就是浩若星海,一个很小的细分领域就够一个人穷尽一生了,在未来更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专业,然后和人协作。

怎样建立信任基础,对方的专业度以及过往成绩就是用来衡量的可靠标准,我们不得不相信Credit和Reference,这也是我反复强调未来信用是唯一的资本的原因。

那么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就是:对方是不是以此为生。

因为职业和业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然后再看在领域中又在什么样的位置。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社交软件的盛行,好处是人人都可以发声,再小的个体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与之而来的,也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业余的或者不是利益相关的都可以凭借情绪或者自己的理解、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广大民众也很容易受似是而非的观点引导,理论上不管多么荒谬的观点都可以找到受众,也就是说可以引领舆论,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结果:舆论或者意识阵地引导的并不是一小嘬可以理智思考的群体,而是广大容易被引导的民众。

有很多理论或者观点有明显的错误,也不符合逻辑,但不要紧,只要能挑动情绪就行。

世界各国的舆论宣传都是如此,你觉得一些明明错误的论调为什么就能获得那么多的支持度?

因为你不是舆论争取的受众,也不是可以产生决定影响的群体。

比如以前的中国崩溃论有无数人相信,没办法,以前韬光养晦,国家也顾不上宣传,现在又开始说中国强盛无匹,美国被赶超就在瞬息之间,还是没办法,现在需要提振国民自信心。

敌我双方争取的就是容易受引导而且数量最庞大的群体。

这也是我们面对信息混流需要练习的地方:相信官方,直到证伪出现,不信民间,直到证实出现,第一原则就是相信职业和专业,因为他们以此为生。

比如在对宏观趋势的分析上,我敢说我自己比绝大多数所谓专家靠谱,更不要说民间靠瞎臆想的民科们,原因很简单,我的专业资产配置决定了我自己的资产以及所有客户的资产全部都与宏观局势休戚相关,哪怕很小的变量没有考虑在内,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拿的是真金白银、客户信任以及我的职业生涯做的分析判断,空口白牙的所谓权威、民科凭什么和我比准确性?

人家的专业在于挑动情绪。

看清自己的利益,找专业的人合作。

何为专业?至少得是利益攸关、以此为生的。

35/1095天(2021-7-20):
饮食:早:蔬菜鸡蛋牛肉面;午:蔬菜鱼汤;晚:牛奶麦片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41-7.30(2小时59分钟深睡)
体重:144.3
读书:《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
《毛泽东哲学批注》
《杜月笙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