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贡献才有价值
发布日期: 2021-07-10
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人才!
事实上,任何时代都是人才。
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才算得上人才。
这句话是《天下无贼》中葛优说的台词,在他眼里,刘德华那种有头脑有手段的“贼”就是他们“贼”团伙最需要的人才,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凡是有助于生存的都是有效技能。
人才就是能为行业生存做出贡献的人。
所以,想要评判自己是不是人才,光自我感觉良好是没用的,要看学到的技能是不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比如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国家发展产业,理工科人才稀缺,几十年间,尤其是高校扩招,还有技术类的培养学校大量出现,能够学到一技之长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并活的挺好,国家与亿万个人的共振创造出伟大的经济成绩。
到了现在,人才的标准有了巨大的变化,仅仅是学好数理化,可能找不到好工作。如今网络飞速发展,紧缺的是程序员、架构师,再高端些是以编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或者区块链技术,还有一切高尖端的领域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脑科学等等,每一个学有所成的都是市场以及政府的宠儿。
这才是人才,科技信息时代最昂贵的稀缺资源。
除了技术类的硬型人才外,还有就是有创意、懂应用、肯做事,能够把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进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我们说好的科技类公司一定是“双长制”,有核心技术的首席科学官,以及懂得市场、懂得运营的首席执行官,各有所长,怎么把技术成果转化为某种应用,是需要有产品思维的,还需要把产品让更多人接受。
乔布斯就是最典型的技术应用类人才,当然他的境界属于天才级,乔布斯最擅长的就是把技术结合在一起做出一个伟大的产品,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所以做不了技术的广大文科生们,天马行空的创意、让人心动的设计、以及懂得应用武器的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展示价值、成为人才的路径。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单一技能已经满足不了时代需求,当然就不会有什么优势,要成为跨界学习者,懂金钱(商业社会很是必要)、懂社会、懂人性、懂表达,这样才有可能活得游刃有余。
综合来说,我们可以得出一条铁律:有贡献的才是人才,贡献越大越稀缺。
这本是人人皆知、最朴素的道理,可现实中却有太多人在当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并奢望可以这么永远当下去,稍有变动就怨天尤人,永远都是理所当然的在索取,永远不会反省下自己有没有付出。
有多大贡献是检验自己是不是人才的唯一标准,而自己能持续贡献多久是保有竞争力的唯一标准。
与时俱进,自己的认知、思维、学识、技能都能做出贡献,被世界需要,这就是生存的不二法门。
凡是不以世界需求为检验标准的都是自以为是的臆想。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大白话自然有大道理。
24/1095天(2021-7-9):
饮食:早:蔬菜咖啡;午:蔬菜鸡蛋鱼肉;晚:蔬菜鱼肉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30-8.20(3小时18分钟深睡)
体重:144.3
读书:《《实践论》《矛盾论》解说》李达
《内证观察笔记》
请教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