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实操的故事(四十)
发布日期: 2021-07-04
返回北京,我成天读书练字,给儿子读经典,每天足够的日照和户外活动,我家领导有些闲得无聊,就想着解锁一项新技能:装修。
任何领域底层都是相通的,所谓“手熟”就是量大,投入的时间精力足够,经手的单子案例足够,自然就会到达专业的程度,我非常喜欢一个兄弟提出来的形容专业的词:“分辨率”,一个行业的细节能体察入微到什么程度,这是非常硬核的衡量标准。
比如房子,买卖五套和一两套的就不一样,十套的会上升到专业的程度,因为至少踩过几百套才能有十套以上的成交量;几十套的那就绝对是行家,我们在全球买卖上千套,绝对的战绩是一量级的积累构建的。
我家领导自然见过无数装修风格,但大多风格单一,所以她的解锁步骤是先在网上大量的刷设计风格,每天能有十小时的时间精力投入,直到有一天大脑里能够勾勒出自己的风格,并画出来,准备拿涿州的一套房子练手。
之后我们就是每天跑建材城,家里装修需要的所有材料挨个一个一个的过,瓷砖、灯饰、开关、卫浴、马桶、还有没甲醛的涂料,还有什么空气泡,窗帘、门儿,等等,所有的材料—对、所有的—都是领导一手一脚、货比货买回来的,然后一趟趟的从北京拉到涿州。接着就是找工头,发现了无数行业细节,事实上,只要不盯着,有太多偷工减料的地方。
整个装修过程,我就还是推着婴儿车带着娃跟着,看着俺们领导跟各种人打交道、了解行业细节,那真是用尽浑身解数和人博弈。吃饭的时候,找个好馆子,犒劳下深入烟火间的我们,
也只有这样的投入,才有可能挖掘出行业细节,至少做到不被骗。
对了,从出生以来,我儿就一直都是母乳喂养,慢慢加辅食,直到将近三岁。
2015年下半年,我们需要重返社会,就把娃带回山西,托付给爷爷奶奶,我们离开,一夜断奶,领导都觉得难受,我儿却表现的很是淡然,情绪平稳,交接很是顺利。
重返社会的时候,我们对国情、对商业规则没有一点认知,领导找了一家做移民留学的公司应聘,以便切入了解市场行情,一次面试,当场搞定,次日上班。
我呢,在家上网,当全无认知可以想到的就是找帮助,很自然的,曾经对我有过巨大帮助的徐小平老师、李笑来老师和古典老师就出现在我脑海里,就搜寻他们的最新信息,做背景了解,以及寻找可以产生链接的方式。
2015年末,当完职业奶爸,重返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总值不到700万美金的房子,以及对中国商业世界的全然无知,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