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耐心
发布日期: 2021-07-01
我特别喜欢曾国藩讲过的一句:“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可能如曾公幼时一般愚钝,我的成长之路与曾公颇为相合,曾公立身之法“致勤戒傲”在还未了解他之前就开始奉行,其后通读《曾国藩文集》,更是切实仿效,将“下笨功夫”“结硬寨、打呆仗”奉为金科玉律,每一步都走的无比踏实,当然根本原因是以我极其有限的智商也走不了其他的路子,时间一长,竟然有了一些笨功夫累积的护城河。
也因此尤其警惕速成、暴富之类的念头想法,属性不合,比如读经像《四书》《孙子兵法》《鬼谷子》《韩非子》等都在百遍以上,虽然记不住不能引经究典,但精华会融入思维系统,日常行事经常会在无形中用出来,所以我相信笨功夫的效用。
再比如当初学英文,挑一篇文章反复朗诵直到可以脱口而出,看《老友记》也是一集反复跟着读跟着练,直到不看屏幕就能跟说才接着看下一集。
诸如此类,我学所有东西都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啃,很慢,但很扎实,因为这样的慢工细活,所以我学东西只能是特别挑剔,如今的日课瑜伽、冥想、写作等都是一经开始就不会停歇、可裨益终生的事。
因为我这样的笨功夫做法机会成本太高,轻忽不起。
我在总结复盘自己的价值系统和方法论时,不管是“进化为乐”还是“耐心”,往深挖都会归结于我幼时蠢笨,因为众人口中的“笨”,所以养就了无数生存习惯,如“甘于处下”“万物皆备于我”“下笨功夫”。
就这样,在这个无比纷扰的时代,竟然都成了相对的竞争优势,有的时候我会由衷的感慨:“要不说老天爱笨小孩呢”。
所以,改变第一步,先从觉得自己笨开始。以前“笨”是略带贬义的形容,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夸人也经常用“好聪明”,虽然大多人嘴上说“哪里哪里,一点都不聪明”,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己至少是高于平均线的。这就容易导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不愿意向他人学习,这些本质上都是自傲。
说谦虚戒傲,关键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的觉得自己厉害,看不上其他人,所以不妨试试觉得自己很笨,具体的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以及聚焦在那些牛人身上,这样既有内因,可以把曾公和阿甘当作每天精神交流的对象,又有外部牛人的刺激,大大有助于戒傲以及“万物皆备于我”好习惯的养成。
然后就是养成笨功夫了。
最开始需要挑一项来每天持续、每天重复,熬过枯燥,养成生理习惯,就会初步练就沉稳之气,当耐得住性子做一件事后,可以慢慢加进一些长远来看有大益的事。
这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我建议从健康和精神两个领域选,要么每天锻炼,不要想着练很多项,如果跑步,就每天跑步,如果游泳就每天游泳,我自己多少年如一日的就是八段瑜伽和冥想,身体好是最最长远的投资;另外就是回到开篇曾公说的唯读书变化气质,从一部本领域的大部头开始,比如《资本论》《资治通鉴》,或者干脆就一字一字的读《曾国藩文集》,一边学耐心,一边练耐心。
我自己每天都会持续、已经熬过枯燥变成本能的有练贴、冥想、八段锦、瑜伽、写作、时间记录和反省日志,这些共同成就了我的人生之锚。
有比肩曾国藩、巴菲特的野心,至少行动上做得到,至于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交给命数。
15/1095天(2021-6-30):
饮食:早:蔬菜咖啡鸡蛋酸奶;午:蔬菜牛肉;晚:蔬菜酸奶麦片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3.40-8.55(2小时03分钟深睡)
体重:144.3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经典真的适合逐字品味
《这才是战争》大力推荐
闭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