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根实操的故事(三三)#

发布日期: 2021-06-27

上一篇秀了整篇的恩爱,说了那么多,时间刻度还走了不到一个月。

我与妻子的价值观太过一致,相识后不足两周一经定情其后便赌上终生,然后用心经营,就这么甫一相识竟然就活出了老夫老妻的味道。

把妹妹带到了悉尼,还差几个月才成年,所以必须要住在有监护人资格的Homestay里,如果想要领出来跟我一起,我就得考试走流程拿到监护人资格。当时刚刚定情的女朋友听说这事,没怎么周折就搞定了,然后就可以从Homestay搬出来,连房子都是她帮助找的,是她非常好的、到现在还经常联系的一位大姐的房子,安全放心。

不得不承认,有些在我看来千难万难的事,在人家手里就真的是小菜一碟,关键是这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态度。

中国传统习俗,难就难在两人结合不仅仅是个体,更是双方家庭以及社会关系的结合,这就平白多了不止一个量级的信息,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我两从认识的那一刻起就坚定甚至有些决绝的认定彼此,以共同体为单位谋划我们的共同未来,这个相当于从原点上就校准了方向,此后铺陈开来的夫妻关系才无比顺遂,没有一丝偏差。

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独立决定、独自将自己的未来彼此托付,我们之外的一切、包括双方父母、亲友都是只能是祝福并被我们主导。

本来想要再放钱进公司和大姐一起盘店拓展,这不给了刚确定关系的女朋友购房,所以大姐的心情不会好,就不停的跟我说搞个财务隔离,签个婚前协议啥的。其实当时任谁都觉得我脑子里进水了,刚认识两周、刚确定恋爱关系就买房,还放在对方母亲名下,只不过其他人没法说,而大姐是因为她的利益相对的就受到了侵害,甚至有点气急败坏。也就是那会儿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和大姐的相处方式不对,而大姐似乎也变得不是原来的那个大姐,所以我极其果断的开始止损,不再往里投一分钱。后来大姐家庭出现问题,大儿子出了些事,实在有些困难,我还是拘于过往的情分,以个人的名义借给她五万块澳币,这五万还是我找朋友筹借的,事实证明,善心并不一定能有善果。

我跟大姐前后有五年多的交情,一开始的好几次合作都很顺遂,我们表现的都很大气,以致于一起开公司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规则,凭的还是江湖义气,她的错误在我一次次的纵容下逐渐演变成不可收拾的窟窿,合开的公司、盘下来的店最晚的持续到13年4月多,就陆续关停了,我投资亏损180多万人民币,借钱要不回来30万人民币。

跟大姐的交情我是很珍惜的,只不过最后却落得如此局面,我得出来一个深刻的人生领悟:永远不要考验人性,永远不要。

投资或者看好某个人,法律或人情都不是保障,真正的衡量标准是投资额度不要超过Ta的信誉度,就像银行贷款一样,只给抵押物估值的七成。

如果真的珍惜一段关系,就不要让对方处于面临考验的境地。

我跟妻子确定关系之后就是投资、购房,到了三月上床同居,随后在视频上见双方父母,五月怀孕,八月结婚,10月决定回国,随后处理产业,11月回到北京,次年2月生娃,拢共一年时间,高效到了现在想起来依然匪夷所思的地步。

后来我们曾推演过当时的情况。

房产入市时间,妻子被充分激发出来炒房天赋,一发不可收拾,我竟然就再也没有出过手,她就是有本事选中涨幅最多的,在用钱的精细上比我强太多,所以我打的根基在她的运作下,又有了长足的增长,就连我们举办婚礼当场的间隙,还在完成一套房子的签订。

终于有一天,计算了手里的资产,以及产生的被动收入,远远超出我们锦衣玉食的花销,人生第一次,我们财务自由,时年28岁。

高兴吗?挺高兴的,但随即就有了抵达目的地的意义失落,在澳洲,我们一眼看到了未来数十年直到死的生活,确切点说被吓到了,所以我们当时仅用了半小时就决定回国。

如果已经七老八十,也就算了,还有几十年好活,想要打开人生的上升空间,必须得回国,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生在澳洲那种悠闲缓慢的地方。

第二天我两就开始处理产业,我跟大姐做手续流程上分割,妻子帮我出售那间唐人街上的餐馆,一个多月的时间,能处理的已经变成了现金,还有手尾的我次年3月份有返回悉尼一趟,就这样,我们以共同体的状态异常果决的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战略转移。

出入进退都恰到好处,倘若我两对彼此—不要说不信任---就是有哪怕一丝的犹豫,一步错、步步错,也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局面。

2012那一年,是我俩人生共同的复利节点,以绝对的信任、各自优势的尽情发挥一起越过了那道门,成就了彼此,也成就了我们,从那以后,就把“夫妻共同体”作为第一原则来面对生活。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们是愈发的犹如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