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世间处处是资源

发布日期: 2021-06-26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图书馆要搬家,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的搬运费算出来都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预算,怎么办?有人给馆长出了个妙招,图书馆在媒体上登了一个公告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众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鬼谷子开纵横之学,门下弟子陈轸、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还有范雎,在那个大争之世尽展所学,个个都是挑动天下的人杰,其思想博大精深,以我目前的水准能领悟到的核心就是一个“借”字,上面图书馆案例就是典型的借力。

我在过去几年抓住几波趋势,在勾连整合中对“借”的精妙有了更深的体悟,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一样,实践应用当中,真是妙不可言。

想要跨阶成事,善用“借”是关键。

举个例子,你刚刚一脚踏入更高的阶层,还在更高资源密度中挣扎求生,你面临的都是上亿级别的资源整合,如果还是按照原来千万级别的思维认知,那注定就是被高量级压力压垮,事实上,很多本来领域的翘楚跨阶不成,就是犯了用既有认知整合高阶资源的错,那么即使是已经有了高阶认知,但缺乏操盘高阶资源的精微手感,也还是会压力山大、危机重重,怎么办?

降维打击是碾压型的,降维合作才可能是轻松的,操盘亿级的资源用十亿级以上的维度才是正途,那么一个千万级的人如何用十亿级以上的资源操盘亿级项目呢?

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关键就在借势。

每个圈层、每个量级本身也在博弈,时而斗争,时而合作,比如阿里腾讯,比如阿里腾讯投资布局的那些二线巨头,都在动态博弈的过程中,再往上比如中美之间,有合作有对抗,还有贸易战、进一步还可能发展成为科技战、以及出热战之外的全面博弈。

身为组织或是个体,想要以小体量撬动大资源,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盘子里顺势,然后按自己的资源属性找准切入点、找机会借势。

你想以千万量级操盘高阶亿级项目,顺应国家发展趋势,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国策,如《十九大报告》,把自己有限的资源压在国策所指的方向上,相当于借天之力行跨阶之事,这样就能和大资本、大企业比如央企合作开发,如果能提供地利和人和,就基本八九不离十了。当然执行过程中有数不清的磨砺困难,但总体思路就是“借”,大战略借大势,执行细节上借资源、人力,最终就是一个以你牵头,整合各方资源推进高阶项目的过程,而你这么一场打仗下来,就算是在高阶站稳了,然后就是不停的修炼。

我的专业资产配置本身就是关于“借”的学问,借贷,加杠杆,筹资金,做私募,都是用金融财务知识撬动更大的资本来赚钱;我现在做的文化方面的事本质也一样,是资产配置的升级—资源配置,就像拿信用借钱,这也是拿信用借资源。信用就是撬起地球的支点。

一开始,我们拿可用的一切资源、比如时间精力知识才学来换确定的钱,自己该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KPI、升职加薪,清晰可见。

到了一定阶段,有了阅历和经济积累,这个时候想要形成突破,就要拿确定的时间精力和钱,来换取不确定的可能性,想要打开向上的进化空间,靠原先的思维打法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是新机会、新动能,这就要充分挖掘人生的可能性。

我的价值体系三大支柱之一是:“万物皆备于我”,以前觉得是甘于处下、向万物学习,其实更进一层,是可借万物。

怎么借?

就需要因势利导,把自己放到能充分挖掘可能性的场景中。

10/1095天(2021-6-25):
饮食:早:蔬菜咖啡鸡蛋;午:蔬菜;晚:烧烤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3.45-10.00(2小时37分钟深睡)
体重:144.3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这才是战争》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