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自由吗?
发布日期: 2021-06-20
从小到大、从记事以来,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样的事,都是被安排好的,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上大学,毕业找工作,独立,成家,养娃,这就是社会组织的流程和规范。
大脑就这么被塑造成遵循指令执行的模式,到点该起床,该吃饭,该上学/工,放学/工,在吃饭,再上学放学,完成作业,睡觉,这是典型的一天、以及典型的一生。
有多少人会突然问自己一下:该这么做就一定、必须要这么做吗?
“该”是谁规定的?
我们一定要遵循这个“谁”吗?
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叩问、并持续思考,就是精神独立的开始,当然要达到精神自由还需要漫长的历练、煎熬和捶打。
因为事实上,想要“不一样”人生并不是一咬牙、一横心的事,而是要重新设置从小就被驯化好的大脑运作模式。
长期工作放个小假觉得放松,是因为有固定的工作流程和生活方式作为安全底线,假如现在要变成彻底的自由职业态,需要面对的第一关是什么?
早晨一睁眼,自己的时间全然支配,拥有全然的自由,好像很美好,通常会干一直想干却没时间干的事,刷片刷剧刷抖音、葛优躺,可以昏天黑地,可以自由自在,但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巨大的焦虑,以及其他一切不良的情绪,这都是大脑发出的预警,被清晰确定驯化好的大脑感到了危险。
自由职业态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流程、体制、组织或者老板的约束,要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我约束需要驱动,这就要为自己的时间寻找意义。
我的一个小时要创造多大价值,能换多少钱也可以,然后细致的倒推,干什么能够实现为自己的时间设定的意义,之后就全靠这意义来驱动了。
全然的自由意味着全然的风险,需要独自面对来自一切的、人生各个维度的风险,健康、精神、家庭、社交,财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人生最大的慌张其实是:不知道该干啥。
习惯了被安排,大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给自己找活儿干,漫长的岁月该如何有效有序填充。
人性其实是非常习惯被领导、被安排的,因为自由等同于风险,面对风险,所有的基因都在战栗。
说到底,构建对抗风险的系统才能换来自由,系统有多强悍,就能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我的日课时间记录、冥想、写作、反省日志,都只是有助于安排时间精力、提升对人生的把控而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的平台已经构建了这部分,你拿自己的生命、精力、才学、以及自由换来的确定性。
这就是生活者和生存者的核心区别:自由度。
支撑自由的是强悍复杂的系统。
4/1095天(2021-6-19):
饮食:早:蔬菜燕麦;午:蔬菜羊肉面;晚:酸奶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15-8.20(3小时27分钟深睡)
体重:144.3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启功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