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何谓修行

发布日期: 2021-06-19

人类这个物种的进化本质上是个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协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孕化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方式,社会秩序、法律、文明、语言、个体兴趣等等,底层通通都是组织方式的凝聚,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宗教、政治和教育。

这三个有共同的根基就是:洗脑,或者更中性的说法:塑造大脑。

人类靠共识凝聚在一起,从出生起就开始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一路成长、一路和外界交互博弈,这就是大脑在不断被塑造,每个人可以独立生活的那一刻,已经是被塑造成型的、具备基本认知架构的、可以适应大型的社会规范的形态,也就是说,大多人的模子跟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粗坯没什么两样。

在基础认知框架之上,每个人选择自己的专业,然后投注时间精力习练赖以为生的手艺,浸润的越久可以往上走一点,这就是我们大脑构成可信的部分:常识和专业。

反过来推论:大多人除了常识和专业之外的大多认知就都是不靠谱的。

错误对错误、浮躁对浮躁、情绪对情绪,这也形成了世间的熙熙攘攘、喧嚣纷杂。

所谓修行,就是用真知塑造大脑。

所以修行的过程就是抵制诱惑、探求智慧,这是两个步骤,先是能够在浩瀚的信息中分辨出有价值的那一些,然后寻找底层的真理。

修行者和生活黑客是同一身份的不同表述而已,都是在习以为常的系统中找到Bug,攻破之,找到真正的珍宝。

我们被批量的塑造大脑,然后用专业精细地挣钱为生,所以心底最大的述求是:安全感,一切能满足安全感的就是受欢迎的,比如流程、清晰的目标、以及确定性;反之就都是带来焦虑甚至恐慌的,极端但无比真实的案例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监狱里度过一辈子,被释放后实在无法适应最终选择自杀。

每个人在很多时候都是老布,我们无法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不确定可以直接引发生理上的恐惧。

反过来,极少数的人喜欢甚至享受不确定,这些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不停地折腾,不确定对他们来说既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机会,随着眼光能力的提升,越来越能够驾驭不确定,把不确定变成机会。

这就是自由态的本质,这些人把应对不确定性变成自己的专业,渐渐地淬炼出一身把不确定性变成机会的本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源整合、临机决断、制定规则、以及最最重要的;对未来的想象能力。

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阵亡率极高。

但凡活下来,都是某一领域的成就者。

在确定性中生活,和在不确定中生存,是截然不同的物种。

3/1095天(2021-6-18):
饮食:早:蔬菜燕麦;午:蔬菜海鲜;晚:酸奶鸡蛋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2.08-8.00(2小时57分钟深睡)
体重:144.3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项羽传》完,历史需要细读,但凡能够挣天禄的,绝对都是人中龙凤,项羽输在理想主义

杭州天又漏了,而女娲不知道去哪儿浪了,膝盖旧伤复发,休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