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根实操的故事(十八)

发布日期: 2021-06-12

外婆是在静坐中平静去世的,未受半分痛苦,经过两昼夜从悉尼飞到广州、再到太原、再赶回家乡,刚进村落,就看到很多悬挂的、黑白的招魂幡,一路往里走,和遇上的亲友打招呼,直到进了院落正中,入目一口棺椁,就是那一刻,我好像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点剧痛开始从脑中蔓延,直至全身、深入骨髓,我的外婆再也见不到了,我的人生被狠狠地撕裂了一大块,大喊一声昏厥当场。

等到醒来已是半夜,我穿上麻布孝衣开始守灵,一边流泪,一边不停的回想从小到大和外婆的点点滴滴。

外公外婆成就了我人生的六成,除了引以为豪的品质如诚信、敦品之外,很多构建核心价值的理念也都是来源于外公外婆的教诲和影响,比如尊重女性、名士风骨、待人接物等等,当然还有诗书传家的训诫。

外公是50年代的大学生,山西财经大学前身,外婆虽然少年即丧双亲,吃百家饭长大,也是自学成才,他两都是过目不忘之辈,我父母也是天资强横,而我的愚笨着实是让全家都很是郁闷(多半是怀胎期间母亲当护士照样三班倒给累的,还和早产有关)。

从记事起就跟外婆在一起,因自小体弱,我享受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饮食起居都由外婆一手操办,对我的教育也是耳提面命,像一点米来一点汗,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等,所以我到现在吃饭都是一粒米也不剩,对时间的珍惜也是刻在骨子里,这都是自小的教育融入到了骨髓里,影响我一生。

外婆少年时就父母双亡,受百家恩,吃百家饭长大,虽命运坎坷,却个性清贵,头发永远纹丝不乱,衣着整洁,行止有度,通常都是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教我为什么坐要有坐像,站要有站相,行事待人最重要有礼有节。我刚会说话,他们为了培养我读书真是煞费苦心,留存在记忆中最鲜活的场景是外公在沙发上读书,外婆拿彩纸剪出来爸妈、天地、一二等字样,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杨家将、三国等故事给我听。

所以我读经典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的时日很早,大约在小学阶段,其他《说岳全传》《杨家将评书》等更早,穿插的还有一些中共元帅、四野虎将之类的战争故事,兵法战策就是启蒙教育。

现在想来,真是什么样的思维奠定什么样的人生。

外婆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过目不忘,《金刚经》一遍即可全数背下,为此让我羡慕不已,并明白了我得非常努力才能和别人一样,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发现像外婆这样的其实不多。

后来我上小学时,外婆突发脑溢血几度垂危,同时还发现脑血栓、胆结石,那时我还小,不懂得外婆怎么就进了医院,过了好久才回到家,却已是半身瘫痪,只隐约觉得亲爱的外婆应该是受了很多苦,不然怎么能消瘦了那么多呢?至今还清晰的记着外婆对我的微笑,那是怎样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啊!

医生说半边身体已经没有知觉,可能要长期卧床,但外婆每天都努力活动配合治疗,硬是用了半年就能勉强下地行走,虽然半身酸麻,却比不能自理要强很多,此后十余年,日日锻炼,从不间断,耳濡目染,这种待己狠厉对我影响极大。

即便如此,外婆依然头发纹丝不乱,衣着整洁,谈吐自信,让人折服。

外婆命途多舛,却一生感恩,力所能及,回报乡里,十里八乡声名卓著。

送葬那日,乡里亲友绵延足有三里,人人心中有杆秤。

在我心里,做人就该这样,女子就更应如此,自强自立自信自爱的无以复加才是。

父母也需要安抚自己的情绪,顾不上管我,我带着切实的痛回到了澳洲,躲在小屋里开始疗愈心伤,然而,这仅仅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