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发布日期: 2021-06-05
传统意义上的“笨”通常是指记忆力差,在主要比拼勤奋、记忆力的传统教育中自然就表现极差,尤其是在父辈、祖辈都记忆绝伦的对比下,可想而知,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笨的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放弃在学习上的努力。
只不过生来就极其虚荣、且贪花好色的我又想人前显摆,怎么办?
强烈的欲望迫使我只能另辟蹊径,所以当时我给自己找的路是:吹牛以及贩卖光盘书。
现在的我依然很“笨”,但已经不觉得这是什么缺点,只不过是我的特点。因为“笨”这个特点,反而塑造了我诸多受益一生的品质:万物皆备于我的学习精神,甘于处下的做人心态,享受折腾,以及很重要的一条:在逆境中永远保有奋争的姿态。
可以想象我的成长过程,家里长辈都是过目成诵,而我却是基因突变式的“笨”,那是一个在黑暗中挣扎求存的路径,就像俺娘说的“蟾蜍爬滑石”,用尽力气没什么进步,可要稍微懈怠偷懒,就掉下来摔死了,这个形象的描述奠定了我不停折腾的底色,当习惯了在逆境中纷争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压力,到现在我只在压力和打击中才能活的舒坦。
所以仔细想来,我的人生以及构建人生的无数选择,不停折腾和自找苦吃,全部都植根于我“笨”以及俺娘“蟾蜍爬滑石”鲜活的描述。
如今的我在这个飞速变革、要求不断进化的时代活的如鱼得水,由衷的感谢甚至庆幸自己”笨“的特点。
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有一个感悟:“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我们一直以为及格到良好到优秀再到卓越是次第上升的路径,能做到优秀本身就很不容易,需要更聪明和更努力,但相对于卓越来说,优秀努力的方向,是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在大众的赞誉中变的更好、更强,所以优秀形成的是正反馈。
但卓越完全不一样。
卓越是实现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卓越也正是因为完成了不可能才被认定卓越,事前通常伴随着嘲讽、诋毁、阻挠和不理解,最后做到的地步远远超过人们认知、甚至是颠覆式的,才有了“卓越”。
曾鸣说:“卓越是一直在负反馈的狂风暴雨中挣扎。对人的压力和挑战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类似的,优秀依赖的是正向思维,而驱动卓越的是逆向思维。”
所以说,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
我虽然还远未达到卓越的地步,但对于一个从记事起就在“蟾蜍爬滑石”中不停折腾的人来说,对曾鸣教授的感悟却是体验至深,通往卓越那就是孤独的、阴暗的、荆棘丛生的路,而且还得真正的享受其中才行,你得喜欢折腾,在长期的不被理解、没人作陪的孤独中坚定而踏实的前行,你享受这种孤独甚至于有些自闭,你得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和自己合作,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达到卓越,即便如此,你依然甘之如饴,这才有卓越的可能。
卓越就像争夺权力的铁王座,要么赢,要么死,要么耀眼,要么沉沦。
1083/1095天(2021-6-4):
饮食:早:咖啡鸡蛋酸奶;午:羊肉水果;晚:蔬菜牛肉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04-5.00(1小时45分钟深睡)
体重:140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严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