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自己的思维路径
发布日期: 2021-06-04
我总说:做事是挣钱,钱生钱才叫赚钱,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路径。
挣钱是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打造出作品或体系来换取收益,所以叫“挣”,一开始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收益很小,或者有劳动有收益,没劳动就没收益;赚钱就是把钱放到价值洼地里然后等着就是,这叫“赚”,只是寻找价值洼地门槛极高,需要眼光、魄力、专业知识以及最重要的,资源整合后的高阶情报。
同样都是靠专业换取收益,医生、律师虽然收入丰厚,却是典型的拿时间精力换钱,只不过越是专业单位时间就越值钱;而投资的专业表现在一段周期内(通常是一年)钱生钱的收益率。
可以说世间领域分金融和非金融,金融就是让钱自己逐利的学问,非金融统统都是挣钱。
两者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做到最高级大道相通,无非就是资源调动,以及资源联合后产生的影响力和千金不换的情报,迈过最高那条线之后,做事挣钱的通常是有一个改变生产关系或者社交关系的作品,影响了更多的人,所以会吸引一切我们称之为美好的东西,金钱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会融合金融、成为比金融更高阶的存在。
领导者或核心团队也是可以横跨两界、也熟悉资本运作的大牛,这也是为什么最有价值的企业或个人大多数都是实业家或者有成果的科学家,最厉害的投资家这么多年也就包括芒格巴菲特在内的那么有数的人。
但在那条线以下,对于普通大众来讲,挣钱和赚钱的差别可就大了,非金融领域的大多人脑子里就是以为做好事情、拿出作品才能换钱,没有财务知识,没有金融理念,只能是更勤奋、更努力的工作,仅有的金融想法无非就是买个市面上推销的理财产品。
这世上绝大多数打工的、拿专业换钱的非金融从业者对于金钱的理解和认知少的可怜。
口口声声说赚钱,其实还是用时间换钱的挣钱,这么说吧,除了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是聚万千人心把控更多资源之外,所有的非金融从业者都只能是靠出卖时间换钱,天花板就是顶级律师、演艺明星等,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收入。
想要突破就得跨界,要我说,真正的跨界是跨越金融思维和做事思维,既能做出改变生产关系的好产品,又懂得利用资本使其快速推广,或者像我这种类型,先有了财富的积累,又在积极寻求转型,在一个赛道慢慢耕耘,做一个能转化更多资源的作品出来。
投资要求眼光、魄力、决断、耐心,能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进行分析,在大方向内像雷达一样搜寻,一旦发现好的标的就要果断出击,稍有拖拉,机会就没了。这就是快速变化的世界,张泉灵有句话特别火:“世界抛弃你连再见都不会说”,她是央视出身,挣钱的,然后做过一段时间职业投资,完全的跨阶,两种思维的穿插自然会有站在高层的通透。
机会给你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即便强如一线基金依然如此,更何况本就缺乏金融认知,对什么时机会完全没有概念的普通人,大机构有博弈的能力,普通人连发现机会的能力都没有。
这是一个不会埋没才华的时代,不管什么思维路径,只要是对的,真实世界必然有反馈,财富、荣誉、声望等等;不过一直见不到曙光,那大概率就是认知出错,盲目坚持,死路一条。
世事如此,且尽力就是。
1082/1095天(2021-6-3):
饮食:早:咖啡鸡蛋酸奶;午:蔬菜;晚:蔬菜鱼肉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12-6.00(2小时21分钟深睡)
体重:140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严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