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到底咋回事?
发布日期: 2021-05-28
社会阶层的本质就是掌控的资源量级,不同量级不同世界。
人类跟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天生没有大数思维,到了一定程度之上就没什么概念,生活黑客嘛,我来尝试用时间量化描述构建一个阶层的框架。
先从自身说起,以眼下人均寿命80岁算起,那么就是700800个小时,普通大众一般从4、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知识,也是个人技能的发端。
人们智商会有区别,但是遵从正态分布,大多数人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所以学知识、练技能其实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投入时间精力累积的过程,你的时间注意力能有多少投注到知识技能的刻意练习上,你的人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沉淀。
个人并不能完全决定未来走向,无法确保人生的高度,但可以确保人生的底线,在同样的境况下会有更大概率抓到机会。
以我们80后为例,成长过程中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的科技、海量的资讯,那个时代,考大学之前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全国大部分学校的作息时间也大同小异;大学后就有了颇为明显的分岔,有的人还像高考时候认认真真的学习,参加社会活动,积极锤炼个人技能,为进入社会做准备;更多的人在经历高考冲刺后,彻底放松,大学里游戏、恋爱、混学分,毕业时才匆匆忙忙的被动选择到某个公司养家糊口。
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就在这里,名校严苛,同侪优秀,普通学校氛围宽松,容易流于荒嘻。
就以大学4年计算,35040小时,睡觉时间差不多11680小时,也就是说理论上有23360小时的时间来支配,很多名校里学生的学业和社会活动每天会占到10-12小时以上,就是14600-17520小时之间,意味着绝大多数技能都可以练到足够成为业内优秀,毕业出来到对口的优秀企业历练六年,每天差不多也是10小时以上,21900个小时,也就是说从高中毕业开始,10年内在技能训练方面35000左右小时的投入,这些技能包括专业、社交、人脉等。
再看看更多人的境况,大学荒废,出来在小公司里朝九晚五,蹉跎时光,也就是说在人生收益方面的投入连一般的10000小时都没有,而这就是第一个复利拐点的开始,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未来差距会越来越大。
如果出身好,从小耳濡目染的养成克己自励的性格,起点本来就高,再加上勤奋,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普通人必须得经历十几年的教育,还得有环境氛围的熏陶,才可能赶上好出身的起点,也就是说普通人在15000左右小时的投入才能在某个方面有相对的竞争资格,而出身好的从记事开始就在日积月累的形成多维强竞争的素质,每一个维度都需要等同时间的熏染浸润。
一个好出身起到的作用是单一维度的N次方。
过去的二十年,是中国入世以来大发展的阶段,这就蕴含着很多机会,也上演了无数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赶超无数名校毕业,也造成了名校无用的错觉。事实上放到整个社会来说,名校出身的人要比普遍毕业生更具竞争优势,收入阶层要高,因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最擅长的终身学习、自我进化,以后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以前野花遍地,门槛不高,普通学生毕业如果到了好的创业公司,会在一个充满干劲、积极向上的氛围内工作,这是一个趋势加时间投入逆袭的过程。
趋势是国家利益的指向,亿万民众共同利益,趁势而行相当于坐了火箭,急速攀升。
但你看如今成功企业的主要领导,学历一代比一代高,少数低学历的是幸存者。
那些毕业后无路可去,不得不到创业公司,最后这公司成了,自己也由此变成富翁,这是最重要的运气在起作用。
所以,我们的时间精力要投注到构建个人系统上,有了系统可以提升抓住趋势的概率,趋势对人生的影响大于个人技能。
为什么跨阶越来越难?
这么说吧,大牛每天时间一分一秒都异常宝贵,他们的时间是要计算机会成本收益的,他们拥有的资源价值迫使他们争分夺秒,每天工作时间12-17小时之间,我们努努力也可以达到,但他们动用的资金是普通人的千万倍,协作的也是同等层次拥有相似资源的人,这也是大佬们为什么可以做那么多事的原因,资源对接整合跟普通人也不是一个量级,所以他们做的事越来越大,越来越有价值,会天然的有虹吸效应,普通人的资源被一点点抽离干净。
大佬们的时间利用率、资源、金钱、人脉每一个维度都是普通人的无数倍,所以大佬产生的能量=时间利用率*资源*金钱*人脉*其他,每一个大量级的维度还要乘以另一个维度,最终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是普通人的上千万倍,你如何追赶?
想要赶超的话,意味着这样的结果:大佬资源<个人价值*X,这个X只能是代表趋势的东西,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1075/1095天(2021-5-27):
饮食:早:咖啡鸡蛋酸奶;午:蔬菜;晚:蔬菜牛奶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9.48-5.15(2小时41分钟深睡)
体重:140
读书:《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三国志>讲义》
《曹操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