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知
发布日期: 2021-05-03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侵染,在信息汪洋中淹没,荒废了太多时间。
原因有很多,定力不够、易受诱惑、没有批判性思维、情绪容易被挑动等等,都对,但挖到源头,核心原因是不清晰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没有人生原则。
人生的原点就是“自知”。
不了解自己会导致在漫长的人生跋涉中逐渐偏离,而我们一生的修行也可以说是:对自己认识的由浅及深,最终超脱,得到自由。
在出发的开始就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并做出相应的选择,然后在与外界的博弈中不停的反省调整,如此持续,就会对自己有越来越精准的认知,越精准就越有的放矢。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有一个认清自己的有效方法:feedback analysis。每当你做一件重要事情,或做一个重要决策,尤其是与人有关的重要决策时,把预期结果写下来,在9个月或1年之后,拿出来复盘总结,就会发现优势所在,擅长的是什么,哪些方面需要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更重要的是会发现在哪些方面根本没有天分,这可能是你念念不忘的,结果会让你看到真相,不要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生命。
越早开始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刻意练习越好。
在这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总结构建成自己的系统,在社会历练中千锤百炼,最终牢不可破。
原则就是做取舍的核心依据。
凡是与原则背离的事,不管多诱惑,多么的花团锦簇,都是对长远的伤害,甚至会彻底沉沦。
世间大众,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可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的特质是什么,也没有任何相应的规划,当然也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习惯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上学、考试、升学,根据热点选专业,毕业根据专业找工作,找伴侣,生孩子,就这么一辈子,这在平稳发展的时代不失为最稳妥的路。
但科技却让变革、颠覆成为常态,总有一些爱折腾、好冒险、积极开拓的人在干一些疯狂的事,在满足自己闲不住需求的同时,天时地利相和,最终做出了改变世界的事情。
这是好事,全人类都会受益,问题在于互联网将这些成就拉近到了每个人的眼前,媒体渲染出的光鲜风光狠命撩拨着大众心底的欲望,再加上身边老有“谁谁谁”干啥赚大钱了的故事,本来就是些没有原则的人,哪受得了这般诱惑,于是受媒体给出成功故事的影响,总觉得成功有套路,而且自己也可以办得到,全然不顾成功的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偶然性,什么都不懂还怀有迷之自信投入战场,于是我们看到了绿油油的、割之不尽的韭菜。
人的基础世界观就是源自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后续需要不停的吸收人类最巅峰智慧,与真正的智者交流、接触,在有了足够的历练和见识后,才有了拨开迷雾、直击本质的分辨能力,然后沿着自己的原则通过做事步步修行,从容有致。
世界是个名利场,博弈状态下根本没有超脱利益这一说,价值、意识背后统统都是数不清的名利,真正的对手是幕后的利益盘。
芸芸大众是被舆论轻易裹挟的阵前卒,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还容易理解,有那种明明自己也在船上,却天天叫嚷祈祷着船沉,当真是愚蠢到了极致。
先不需要谈伟大理想、家国情怀,把自己认清楚,分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里,选好要走的路,路走不对,有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1051/1095天(2021-5-2):
饮食:早:咖啡酸奶鸡蛋;午:蔬菜牛肉;晚:蔬菜海鲜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21-8.48(2小时41分钟深睡)
体重:143
读书:《洞见》完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